“活着胜过一切。”
王五对身边抱紧双拳双眼通红的皖国公世子刘亨如此说道。
见识过清军如何对待根据地军民的刘亨,自然知道这话的意思。
于这些落入清军之手的女眷而言,凌辱本就不值一提。
能活着回来,真就胜过这人世间的一切。
袁宗第这边安排人员将换回来的女眷安置在保康县城,确保她们不挨饿,之后再分批将她们送到襄阳和宜城各地安置。
有丈夫的寻丈夫,有儿子的寻儿子,有亲人的寻亲人,什么都没有的便由帅府重新为她们选配丈夫。
这也是顺营的惯例。
乱世之中,能有口饭吃,有个可以依靠的男人,已然是女人最大的奢望。
情啊爱的,不值一文。
想到自己部下也有大批光棍,王五便请袁帅安置时考虑下南府,有可能的话分些女眷给南府。
毕竟七千多己方俘虏就有六千多女人。
袁宗第自是答应。
因为人数太多,一时半会结束不了,王五抽空去见了马上就要获得自由身的胡全才,并告知吴三桂起兵消息。
老胡竟然丝毫不惊讶,反而饶有兴趣的问道:“吴三桂起兵之后主力是否进军陕西?”
王五摇了摇头,表示吴军动向他目前知道的不多,因此不清楚吴军是否全力攻打陕西。
“若吴三桂集中主力进军陕西,则我大清必亡。若其集中兵力入湖南,陕西只一路偏师,那胜负两两之间。但若吴三桂入湖南之后不思马上渡江,而是贪图江南富裕之地,则其必败!”
胡全才本没有抽烟的习惯,被王五在襄阳知府衙门当众打断腿躺在床上养伤期间抽上了。
这一抽就放不下了。
说话间,很自来熟的从系在腰间的小包中取出烟丝给自个装了一锅。
王五见状忙摸出火折子起身给这位胡大人点上,笑道:“何以这么说?”
“不出我意料的话,福建耿家必会响应吴三桂,耿家若起兵则必取江浙,如此吴三桂也取江浙的话,则双方之间的合作必然破裂,没了耿藩单凭吴三桂一家想要推翻我大清,难度可想而知。”
胡全才“吧嗒”两口,一脸快活的模样。
王五摇了摇头:““除了福建耿家,难道就没有其他人响应吴三桂了?据我所知汉人藩王还有广东尚家。”
胡全才微微一笑:“尚可喜对大清忠心耿耿,广东不会响应他吴三桂的。”
王五也笑了:“世事难料,你老胡话也不要说的这么绝对,不然广东尚家真要反的话,我可就笑你老胡了。”
心下盘算眼下这局面福建耿家肯定会反,广东尚家恐怕不会响应,因为尚之信那个二五愣子似乎还在燕京。
尚之信不归位,广东还真不会反。
看来得想办法让尚之信回去了。
不过这事难度不小,暂时没什么眉目。
“尚家就算反的话也不打紧,只要吴三桂不全力攻打陕西,那他依旧会败。要知道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皆是藩王,彼此没有隶属关系,吴三桂兵马是最多最强,但尚可喜和继耿茂未必就会给他面子甘愿充当下手”
胡全才言外之意就是各方势力未必肯捧吴三桂做老大,只要吴三桂没法号令这帮人,那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他吴三桂一家。
又道:“耿仲明当年和尚可喜、孔有德一起投奔我大清,耿藩和尚藩资历远比吴三桂这个后起之秀要强,又各据一方,换作是你,愿意听从吴三桂指挥?”
王五若有所思,复道:“那就是说只要吴三桂不染指江南,耿家不会与其闹翻,尚家也没理由跟他做对喽。”
“理是这么个理,只江南繁华之地,谁不想取?而且五爷要知道就算耿藩和尚藩起兵响应吴三桂,他们也不可能是为了兴复明朝,所图实际都是自家利益。世人皆知世间利益有多有少,有寡有均,但谁能做到平均二字?”
说到这,胡全才将烟袋在桌上轻轻叩了叩,“尚藩、耿藩若起兵响应吴三桂,必是担心大清将来削藩,可你老五想过没有,他吴三桂建立的新朝就不会削藩?
我要是耿尚二家,与其日后还要和吴三桂大打出手,不如保存实力观望局势,如此一来,反清声势看着是大,实则雷声大雨点小,吴军若不能速取陕西进军北方,终是败亡一途。”
嗯?
王五心中一突,不是因为胡全才叫他老五,而是其所言后半段。
他之所以不愿深入河南,不也是不想为吴三桂作马前卒,沦为炮灰么。
那尚、耿两藩又凭什么替你吴三桂打生打死,最后还得跪在你面前称臣?
前世整个三藩之乱不就是早期声势如虹,结果各打各的,这边叛完降,那边降完叛,乱七八糟的么。
根子,恐怕就如胡全才所言。
“吴三桂唯有主攻陕西,以湖南、江西作为偏师方向,才能缓和同耿、尚之间的关系,也能让这几家有甜头,有积极性。江南的蛋糕是很大,却不是吴三桂能吞的,他连尝都不能尝!反之,其以主力入陕,反而能得陕西全力支持。”
胡全才的架势有点诸葛孔明意味,指点江山那种。
王五问道:“何以认定陕西会全力支持吴三桂?”
“江南地方我朝大兵入关时屠戮甚重,百姓至今仍对我朝心怀怨恨,如此自然会恨吴三桂,因为不是他引我大清兵入关,江南也不会遭到屠戮”
胡全才指清军入关后不曾在陕西有过杀戮,尤其吴三桂镇守汉中那几年与陕西地方极为“亲善”,名声颇佳,因此他断定吴军只要能攻下西安,陕西全省包括甘肃就能传檄而定。
“关中土地肥沃,地势险要,与四川、云南、贵州又可连成一片,从而可使吴三桂有稳定后方,为其大军提供足够钱粮支持。想当年,刘邦实力弱小,最终击败项羽,就是借助关中、四川资源从而建立汉朝。
若吴三桂能效仿刘邦,另将江南利益让于耿家,我大清八旗又不堪重用,朝廷同时面临多方势力必力不从心,如此岂能不败。
现在就看吴三桂是否有汉高祖之气魄,之眼光了。”
说完,胡全才竟又给自个装了一锅烟丝,看着跟老烟鬼似的。
“另外,吴三桂全力进军陕西,平凉的王辅臣必会响应。但只以偏师入陕,那马鹞子未必就会下注了,多半骑墙观望,不能速取西北,吴三桂恐怕只能图谋江南,如此,不败也败。”
王五默然,因为胡全才好像猜对了。
这世间,不乏聪明人啊。
就是不知他那便宜老丈人究竟是怎么个打法。
继而又忍不住说道:“老胡伱看的是明白,说的也是头头是道,不过你别忘了如今荆襄在我手中。我若借道给吴三桂,你那朝廷还能在么?”
“借道?”
胡全才先是怔了一下,继而嘴角露出嘲讽笑容:“你五爷同耿家、尚家难道不是一路人?”
王五没吱声。
是懒的向胡全才证明他狗眼看人低。
至少在看他王耀武这件事上,老胡错的有够离谱。
只要吴三桂能速取湖南并提出借道荆襄进军中原要求,王五一定会借道。
要不然也不会让浮尘子去浙江把王士元弄来。
他想通了,当下没有什么比消灭满清更重要的了。
胡全才同上官仪等人被哈克三接走了,渡河的那刻胡全才突然回头看了眼王五,想说什么终是没有开口。
王五这边也很快接到消息,广西孙延龄第一个起兵响应吴三桂,自称安远大将军,将其檄文发布各地。
这件事在王五意料之中,但让他错愕的是孙延龄的檄文中竟出现了张煌言的名字。
实不知去昆明劝吴三桂起兵的张尚书怎么落到了孙延龄手中。
但,这是好事。
因为那个孙额驸不靠谱,得有人替他把把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