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名义都可,哪怕说平西王病重也行。
“靖南世子精忠已归藩,有精忠例在,世子归藩未尝不可。”
胡国柱支持方光琛的意见,认为应马上向燕京提出世子归藩请求。
成功的可能性至少有六成。
毕竟,明军的死灰复燃同十万平西大军北上不可同日而语。
若燕京放还世子,则父王起兵再无顾虑。
若燕京不肯放还,则说明燕京始终猜忌昆明,那晚反不如早反!
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不趁清廷被湖北战事搞的焦头烂额之时起兵北上,难道还要等他们平定湖北再动手不成!
“世子世孙只要回藩,王爷哪怕不发兵北上与他清廷一争高低,也可与燕京划地讲和,此汉高祖分羹之计也。若王爷迟迟不定,错失良机,他日我等只能引颈受戮!”
作为谋士,方光琛已经给“恩主”最好建议,但是否采纳就由不得他了,因而心中焦急。
可即便方光琛把话说的这么明了,吴三桂仍就拿不定决心,见状,一直不同意起兵的夏国相忽道:“父王可秘派人至京将世子与世孙一并搬来云南,只要人回来,还怕他燕京做什么。”
“噢?”
吴三桂有些疑惑,不明白大女婿态度何以大变。
胡国柱也是纳闷怎么一直以来不同意反清的大连襟突然立场陡变的。
独方光琛心中有数,知这个被自己定语为“轻浮浅露、不可大用”的夏国相实际根本没有定见,先前不同意反清只是担心事败,可如今荆州那边大败清军,清廷一时半会也压根没有能力平乱,因此昆明若发兵北上,真就是逐鹿中原的盛况。
如此一来,自是态度大变。
平西藩下夏国相地位也是举足轻重,虽吴三桂每遇大事必听方光琛之见,但夏国相才是平西王下第一人,因而也被人称为“国相”。
人如其名。
吴三桂若造反成功,身为大女婿又是“国相”的夏国相显然就是新朝第一人,这么一想,夏国相当然心动。
倒正应了方光琛对其的评价——“轻浮浅露”。
连最反对起兵的大女婿都建议自己派人秘密接回应熊父子,吴三桂当下也不多想,一面让方光琛以他名义上书燕京请求世子回藩;一方面派王府侍卫李恕、鲁虾等人秘密前往燕京,务尽一切手段将世子、世孙接回昆明。
“应熊若归,本王当拜谒永历帝陵,誓师北伐!”
目中闪过精光后,吴三桂又果断让夏国相将裁撤下来的忠勇、义勇二营四千余官兵全部秘密派往荆州,交汪士荣、高大节统领。
如此不仅能让燕京释疑放下戒心,也能让自己的小女婿羽翼更丰,从而能扛起清军更大的压力,取得更大的战果。
但此举也无疑让他那小女婿彻底成为“吴系”,而不是“明系”。
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