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二麻子的土匪队伍一共有300多名土匪,而且还都携带武器,正面战斗完全没有胜利的可能,需要另想他法。
思考再三后,夜羽决定前往村子里和周围看一圈,熟悉一下情况和地形,再看看能不能有什么额外发现。
在观看一周后,夜羽发现村里只有木匠,连个会打铁的都没有,村里的农具还都是用粮食和动物皮毛在很远之外的集市上换来的。
这一发现让夜羽武装村民的想法直接破灭。
夜羽躺在床上不停地排除一个又一个的方案,最终敲定了一个主意。
“就这么办。”
夜羽立即吩咐村民尽可能地去搜集硝石、硫磺和木炭,接着按照15份硝()
石,3份木炭和2份硫磺混合,然后进行研磨和过筛,使其粒度均匀细小。
英熊牌小课堂开课啦:
(其实在古代中国发明火药的时候,火药的配比为一硝二磺三木碳,但是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最终欧洲人在1750年左右确定了75%硝石、10%硫磺、15%木炭的最佳配比。根据化学方程看来,保持硝酸钾74.64%、硫磺11.85%、木炭13.51%的质量比,火药可以最充分地燃烧,这与欧洲人确定的最佳配比几乎相同。)
有了火药夜羽就可以用来制造炸弹,但是仅仅有炸弹还不够,因为炸弹肯定无法炸死所有的土匪。
本来夜羽打算找几名铁匠制作一些土手枪,但是现在连铁匠都没有,制作手枪成了一个大问题。
不过夜羽发现村子外面有一片竹林,夜羽决定用竹子制作最早的火枪——突火枪。
突火枪的枪体材料为粗壮的竹管,中间填充火药,在外壁设置一个小孔,作为点火之用。
竹管后面装有一根木棍,发射时需要手持这根木棍。
竹管前部装有子窠,也就是原始的子弹,古代是用瓷片、碎铁、石子之类组成。
突火枪使用的时候,手持木棍,将引线点燃,接着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子窠最大射程可达300米,有效射程达100米。
但是由于突火枪的枪体为竹管制成,所以这种突火枪基本上是作为一次性武器使用,无法再次利用。
夜羽决定以锋利的碎石作为子窠,制造大量的突火枪。
说干就干,夜羽将村里所有懂木匠的村民喊来,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告知了对方,经过不断的探讨之后,木匠们制作出了突火枪的图纸,夜羽命名为“张家火枪”。
整个张家庄的村民在夜羽的安排下,除去平时的农活之外的时间,就是一起制作火药和张家火枪。
在村民们忙活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夜羽在内心不断地推演与土匪交战时的情况,尽可能地制作好几种方案,完善作战细节。
最终夜羽在英熊推演的帮助下,制定了一份最为保险的战斗方案,这份方案并不是尽可能地杀死土匪,而是在保证村民生命的前提下,尽可能得多造成杀伤。
在夜羽的安排和指挥下,村民们根据计划按部就班地开展各项工作,有人负责制造火药,有人负责制造张家火枪,有人负责挖坑,有人负责埋藏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