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弗林显然是作为父亲的接班人加入进来,从年龄来看,计划实施时他已经有三十来岁,所以不可能作为纯白潜伏者。另外身为一名mi6高层,他的退休时间也非常早,早得像是被提前开除了一般。
毕竟它们可比人耐用多了。
这一找就是大半天。
凯尔斯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此刻时间是晚7点,已临近交班。这算是他下班前的最后一项工作,因此检查得也有点漫不经心,到处转了圈没有发现异常后,他便打算在检查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这里是沃克索十字大楼最核心的地带,外人是不可能进到这里来的,所以检查者最需要防的是老鼠——这绝非开玩笑,老鼠破坏线路的记录远比人多得多。不过自从大楼的通风管里都加装红外驱鼠装置后,这项工作的意义就变得微乎其微了。
朝阳将三人的年龄先后排了排,便发现泰勒的岁数基本跟乔治.弗林退休的时段相吻合。
……
他记得,这台与主机格格不入的装置是用来核对机密数据库的访问次数的。每次有探员需要查看绝密资料时,都需要向上级申请,而探员具体看过几次,则会被采集机记录下来,以作为核对之用。为了杜绝作假,该装置并不与主机本身相连,监听的也是流过硬盘端口的电子数。
这也是朝阳始终无法在网络信息上找到对方破绽的原因。
那是一张张泛黄的彩色照片。
他找到泰勒所读的小学和中学,把时间回溯到目标童年时期,开始不厌其烦的在布满尘埃的海量资料中翻找起来。
因为底层人很难混进上层圈子里,自然也无法接触到高级别的情报。何况情报人员也不能蒙着眼睛去工作,总得知晓机关需要什么样的情报,这就意味着mi6得反刍他们一部分秘密,分级的好处就在于此,不至于让一个基层工作者也知道最绝密的情报。
当然,检查还包括插线有没有松动,机器温度是否正常,监控和空调有无异样等等。不过凯尔斯怀疑一直到自己老到退休或者被辞退为止,这些机器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他等了几秒钟,接着再次看到机器闪烁了下绿灯。
怎么回事?
直至凌晨时分,朝阳的目光终于在一张近乎黄白的照片停留下来。
就在这时,凯尔斯忽然注意到墙边一台数据采集机闪了下绿灯。
但现在房间里根本没有一名探员。
“该死,又没信号。”他咒骂了一句,决定自己来。
此装置外面罩着一个emp屏蔽外壳,需要手动掰开解锁扣,才能将外壳提起来,看到里面的指示器读数。这个操作不算麻烦,十秒钟就能完成,他打算先记下数字,再出去跟过往记录核对。
然而也就是这一瞄,让凯尔斯瞬间汗湿了后背!
他虽然不记得具体数字,可上一次记录还是六开头的四位数,其首位“6”已经很久都没有变动过。
而此刻,他看到的读数是12316。
四位数变成了五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