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读书人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九十九章:让你见一见,一品武者的强大!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守仁,你可算是来了。”

“来来来,你看看,这是平望郡的粮产卷宗。”

“哈哈哈哈,平望郡,十府之地,最贫苦的常春府,今年第一季,足足有一百二十万石粮食啊,这简直是大丰收,大丰收啊,比去年足足多了接近四倍有余啊。”

顾言激动无比道。

他兴奋的拿出一份卷宗,递给许清宵看。

平望郡,常春府乃是平望郡最穷最苦的地方,往年一个季度也就是生产三十万担粮食,这些粮食得上交四成,而各地保留一成,只上交三成也就是九万担左右的粮食过来。

常春府比较穷苦,虽然叫府,但实际上还比不过一些大点的县城。

现在如此穷苦之人,粮食翻了四倍,可想而知,水车工程带来的好处有多恐怖?

这四倍粮食是什么概念?女帝已经免除三年粮税了,那么这些百姓们多了四倍的收成,换成钱财,完全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

不说买新衣,最起码吃饱喝足没问题吧?改善下伙食是完全没问题的。

顾言开心,并不是在意能收多少税上来,而是他透过这个数据,已经看到了百姓们的生活质量了。

“平望郡整体收成,三倍多两成,不过粮田多了两倍,总体来说还不错。”

许清宵看了一眼数据,收成是多了,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量的荒田变成了粮田,因为解决了水源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不少荒田可以重新启用了。

田一多,收成自然增长。

这个属于多劳多得,是一件好事,但对许清宵来说,算是预料之内的事情。

“守仁,目前有七郡上交粮产卷宗,老夫算了一下,而后折算一番,今年大魏第一季度粮产收成,应当是比往年多三倍左右,上下浮动不会超过两成。”

“换句话来说,若不免除国税,应当能收到三万万两白银,其生产大约是八万万两白银的粮食。”

“稳,大魏就不会有饿肚之人了。”

顾言有些振奋道。

他通过七郡之地的卷宗,进行核算,有减有加,确定今年大魏粮产应当价值八万万两左右。

()

因为免除了国税,那么这八万万两便全是百姓的了。

持,将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而许清宵摇了摇头道。

“无,快则两年,慢则三年,大魏粮食足可以彻底内供,而且百姓们手头上也会有些余钱。”

许清宵给予回答,顾言还是有些保守了。

两年或者三年差不多了。

“当真有这么快?”

顾言咽了口唾沫也不是保守,而是一个比较好的预期,可没想到许清宵竟然说快则两年,慢则三年,大魏就能彻底内供,百姓们不但能吃饱喝足,手头上还会有点余钱?

这就有些.......不可思议吧。

“顾大人,您想想看,眼下第一季粮产结果出现之后,已经清算完毕的百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许清宵问道。

“应该会开心吧?”

顾言回答道。

“不,不是开心,而是笑得睡不着。”

“比较不错的地方,的收成,当然因为加入了不少流民,再加上比较一般的地方两倍的收成,综合下来就是三倍左右的收成。”

“一口气多了三倍收成,并且还不需要交国税,只需要缴纳一些当地赋税即可,连半成都没有。”

“这对他们来说,今年这一季的粮产收入比去年第一季粮产收入,足足翻了七倍。”

“七倍啊。”

“他们能不笑醒?大魏稻谷种子,一年两季,一口气赚了三年半的收成,是您,您还睡得着?”

“如此一来的话,这些百姓们将会到处去宣传,也会置办许多新物件,改善伙食也好,置办也罢,所做的一切,都被街坊邻居看在眼里。”

“那些还没有务农的人,心里急不急?只怕第二天就要去开荒田地,赚取银两了。”

“再者陛下答应免税后,各地百姓也已经积极响应,纷纷开荒,所以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会进行一次爆发式的增长。”

“换句话来说,明年上半年,大魏将无荒田可用,而常春府,绝对不止是一百二十万担粮食,至少万担以上。”

许清宵认真分析。

一番话说的头头是道,两位侍郎也听得津津有味,并且连连称赞。

的确。

现在大部分百姓的的确确在务农,只是吧,还有不少百姓没有去务农,做点小生意也好,或者是折腾点有的没的事也好。

倒不是不想种田,无非就是种田赚不了几个钱啊,又不是地主家,大部分都是老老实实耕种,赚点温饱罢了。

可现在朝廷免税三年,外加上有水车,解决水源问题,荒田一家人一人一亩,你要是有钱还可以购买,当然价格肯定不便宜。

毕竟大魏给百姓发田,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又不是为了让商人囤积赚银。

所以,种田的收入,一下子翻了这么多倍,少一点的,多一点的甚至八九倍,谁不眼红?

如此一来,只怕都要急着去耕种了。

大魏不缺水源,无非是距离问题罢了,许清宵的水车,解决了这个问题,自然而然,荒田就得到了重新利用。

甚至如若发展到后面,大魏无荒田可用,那就建造超级水车,请仙道弟子来建造,直达千里,把一些旱地,全部给整上来。

到那个时候,大魏就彻彻底底不缺粮了。

当然这个计划肯定是以后的事情。

“守仁,你当真是聪明绝顶啊。”

顾言忍不住感慨一声。

但很快,顾言想了想,立刻开口道。

()

“如若按照守仁你所说,眼下应当加紧预备荒田之事。”

“户部得发诏令下去,不再免费提供荒田,一个月后将停止无偿提供荒田,这样一来,反倒是能让不少壮丁回去领取荒田。”

“而后,再让人督查,但凡发现领田不耕者,没收粮田。”

“还有,粮食问题,大魏需要囤粮了,这一次百姓们种出这么多粮食,高兴归高兴,可这粮价必然会被一些女干商联手打压下去。”

“老夫要给大魏商会下个命令,要监管其价,不能太低,同时大魏各地也要收购粮食,存储起来,差不多四成左右,以备不时之需,所有银两,从国库支出。”

“也算是一举多得。”

顾言出声,他通过许清宵所说,立刻制定了好几个计划。

每一个计划都很不错。

姜,还是老的辣啊。

以退为进,让闲散在各县各府各郡的壮丁赶紧回家生产粮食,毕竟荒田免费领取摆在那里,大部分百姓是喜欢占便宜的。

可问题是,有些年轻人跑去其他府郡闯荡,半天半天闯荡不出来,又怕回去丢脸,再者回家也没什么奔头,所以死活不回去,宁可在外面睡桥洞,也不回去耕种。

家里人也懒得管。

如今顾言这一招限时令一放,再加上百姓们现在大丰收,只怕这帮在外流浪的壮丁,估计要得回家了。

然后再去收粮,稳定粮食价格,肯定要比之前低,毕竟粮食多了,自然价格要便宜了,当然低不能太低,不然百姓也不乐意。

再防止商人在其中搞事,顾言做的滴水不漏,的的确确让许清宵心中不禁感慨。

“顾大人英明。”

许清宵开口,由心感慨道。

“守仁,若是别人夸老夫一句,老夫倒也承了,你夸我,老夫可没脸承。”

“行了,今日喊你过来,就是想让你看看效果如何,不过看你样子,感觉你已经预料到了,反倒是老夫有些没见过世面样子。”

“就不打扰你了,你回去好好休息吧。”

顾言开口。

他喊许清宵过来,就是为了一起开心开心,就没想到许清宵完全一副早就预料到的样子,让他有些无奈啊。

“行,那顾大人,我就先走了。”

许清宵点了点头,粮产结果出来,自己肯定是开心的,只不过这也算是有所预料的,也就没有特别开心。

“侯爷慢走。”

“许侯爷,慢走。”

“恩,回去好好休息。”

左右侍郎与顾言开口。

而就在许清宵跨出大门后,突兀之间,许清宵反过身子来,看向顾言道。

“顾大人,有件事情,你要抓一抓了,让各地检查良田,或者是种植的时候,看看有没有什么奇特点的稻谷,如若有任何发现,立刻上报朝廷。”

“不管是大是小,各地发现有任何一点异样,必须要上报,所有情报由户部送到我哪里去,劳烦顾大人了。”

许清宵提了一句。

大魏现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可即便是用上了所有的荒田,大魏围绕的问题还是一个。

内供。

大部分百姓目前吃的不是小米,稻米这种东西,属于家境不太差的人才能吃到。

大部分百姓吃的还是一种小栗谷,没什么营养,但胜在价格便宜,而且能填饱肚子。

可许清宵发展生产力,第一目标,就是让大魏百姓吃饱来,不是吃小栗谷这种东西,就是实打实的大米饭。

吃饱了有力气,有力气就能干活,身体也会强壮起来,()

最起码比吃小栗谷要好吧?

身强体壮后,生出来的孩子,也不会出现大面积的营养不良现象,夭折率也能大大降低。

这样一来的话,才叫繁荣兴盛。

人口是生产力的第一标准。

两年。

是许清宵保守估计,跟顾言说三年是怕顾言不信。

两年内,许清宵可以保证解决大魏目前百姓的吃饭问题,但许清宵看的绝对不是当下,而是未来。

目前大魏百姓吃饱了没用,要以后的大魏百姓能吃饱,才有用。

而且随着粮食越来越多,底层百姓手头上有钱了,拼命种田这种事情,迟早也会逐渐冷却下来,很多人也会去做生意。

这是避免不了的现象。

所以以后土地主这种情况,一定是有的,无法杜绝,但不管是土地主也好,百姓耕种也好,最起码粮产影响不会有很大波动。

最大的问题就是,以后新生儿。

只要大魏百姓吃饱,那么没什么事做就是造娃,甚至随着家境越来越好了,有两口饭就生两个娃,有三口饭就生三个娃。

很有可能,明年过后,大魏百姓开始轰轰烈烈的造娃行动了。

毕竟日子一天天变好,肯定得多生啊。

那么一旦生育率上升,粮食缺口就瞬间增大,光靠重耕荒田是做不到完美内供的。

所以!

还是要找到合适的种子,要么四季稻,粮产翻倍。

要么就是类似于杂交水稻这种东西,一棵这样的水稻,抵得上正常两倍甚至三倍。

只有这样,才能应付未来的人口膨胀化,不然到时候又是一地鸡毛。

许清宵想过。

只要自己找到了这种水稻,可以完美适应生产的话,他敢让女帝下一道圣旨。

鼓励大魏全面生育,生娃有奖,无论男女,粮食补贴到十岁,父母只需要拿一点出来,保证娃十岁之前不愁吃喝。

减少大魏百姓育儿压力,等后面发展的越来越好,吃点东西能花几两银子?

当然,这只是想法,一切还是要等找到再说。

只是。

就在许清宵走出户部,来到侯府之外时,李贤的身影便从不远处跑来了。

“许侯爷,许侯爷。”

“陛下口谕,召您入宫。”

随着李贤开口,许清宵有些惊讶,但很快他莫名猜到什么了。

“是不是有人去了宫中,见了陛下?是个老人?”

许清宵问道。

“对对对,许侯爷,您当真是料事如神啊。”

李贤直接开口道。

“唉。”

长长叹了口气,许清宵没说什么了,直接朝着宫中走去。

他本来是想直接请病假,但想了想吧,你在人家一品武者面前请病假,这就有些把人当傻子了。

可许清宵有些郁闷啊。

这一品武者是不是有病啊?

非盯着自己干嘛啊?虽说自己的确骨骼清奇,但天底下武道奇才不少吧?

自己好好一个读书人,都说了不拜师,为什么还要这样?

有些郁闷,可又不能打人家一品的脸,许清宵只能老老实实过去,大不了再浪费点口水吧。

而此时此刻。

宫中。

养心殿内。

女帝坐在龙椅上,面上带着笑容,望着殿下的一品武者。

她也有些好奇了,吴铭一来到养心殿,第一句话就是要见一见许清宵。

虽然不知道发()

生了什么,可她还是吩咐太监去请许清宵来了。

后来询问一番,才得知这位一品武者,看上了许清宵,想要收许清宵为徒,倒也让她松了口气,反正不是坏事就好。

只是等待的时间,有些漫长。

女帝想了想,随后出声道。

“先生,陈国发生妖魔动乱之事,比较棘手,不知.......先生可否抽空去一趟?”

女帝尊称吴铭为先生,态度语气也是极其祥和,不是吩咐而是询问。

“陛下,恕老夫没有时间,抽不出身来。”

听到这话,吴铭直接拒绝了,其实非要说是有时间的,可现在他想把所有时间都放在许清宵身上,故此直接拒绝了。

陈国的事情,大魏应当能解决,自己出面,只是以最快速度解决罢了。

不过到了他这个境界,不能随便出手,尽可能不出手是最好的。

听到吴铭的拒绝之声,女帝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也没有任何生气,就是心中略微叹了口气,只能重新想别的办法了。

现在陈国,妖魔动乱,比想象中要棘手很多,太上仙宗与太苍符宗派人过去,只是没有太大的效果,倒不是两大仙宗不行。

而是他们有些低估这次妖魔的决心了,目前正重新派人,但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导致事情逐渐麻烦棘手。

这就是与大魏文宫撕破脸的下场,如若没有撕破脸,依旧会有妖魔,但绝对不会有这么多,否则派三名天地大儒,二十名大儒亲自前去。

什么妖魔鬼怪,统统可以等死了。

但眼下的局势,自然找不了朱圣一脉,这就让她有些无奈啊。

也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响起了。

“平乱侯觐见。”

随着声音响起。

许清宵的身影,缓缓出现在大殿之中了。

“臣,许清宵,见过陛下。”

随着许清宵的身影出现。

女帝第一反应是有些喜悦,但一看到许清宵,就莫名想到许清宵前些日子留宿的事情。

顿时之间,面容有些清冷了。

“平乱侯免礼。”

女帝开口,也不称呼许爱卿,而是称呼平乱侯了,特意如此,就是想让许清宵自己意识到错误。

可许清宵却没有任何一点反应,如往常一般看了一眼自己,随后又看了一眼吴铭。

“许小友,你现在可以问一问陛下,老夫是谁了。”

当许清宵出现后,吴铭脸上满是笑容,同时看了一眼女帝,再将目光落在许清宵身上如此笑道。

许清宵果然猜得没错,吴铭还是以为自己不相信他。

“前辈。”

“晚辈相信您是大魏一品武者。”

“只不过,晚辈当真不喜武道啊。”

许清宵朝着吴铭一拜,态度无比认真道。

此话一说。

吴铭顿时愣住了。

他的确以为许清宵是不相信自己,所以特意让女帝喊他过来。

可没想到的是。

许清宵的确没有怀疑自己身份。

“许小友,老夫可是大魏一品武者,你若是拜老夫为师,好处无穷啊。”

吴铭实在是忍不住开口了。

他堂堂一品武者,哪里被人拒绝过啊。

要是普通人拒绝自己,他倒也不会生气,最多就是不搭理嘛。

可许清宵不一样啊。

无瑕之体。

如若大魏只有自己一位一品()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白鹿忘机 穿越萝莉:徒弟不让我当咸鱼 谪仙志异 不好意思,天雷都劈不死我! 都市之最强狂兵 你这律师不对劲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刺客凶猛 香江之狼 我在星际开治愈系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