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后晋的官方报道使用的是“聘”这个字,意思是访问,比较中性,也比较模糊。契丹的官方报道就没那么维护后晋的颜面了,使用的是“贡”和“赐”。
再举个例子,天福五年(940),10月。
《旧五代史·晋书·高祖本纪》:“冬十月……契丹使实里来聘,致马百匹及玉鞍、狐裘等。”
《辽史·太宗本纪》:
“正月,遣陪谒阿钵使晋至生辰礼;
三月,遣使使晋,报幸南京……晋遣使来觐。
四月,遣使使晋,晋遣宣徽使杨端、王眺等来问起居;晋遣使进茶药;晋遣使贺端午;
五月,晋遣使进弓矢;遣使使晋;
六月,晋遣使来见;
七月,晋遣使请行南郊礼;
九月,晋遣使贡名马;
十月,晋遣使贡布。”
契丹人在1月、3月、4月以及5月访问了一下后晋,而后晋则一共来了9次。其中仅4月份就来了三趟。
而且契丹人1月份的访问是因为给石敬瑭过生日,3月份则是因为耶律德光要驾幸南京(幽州),特来通知安抚石敬瑭,“爹不是要南下,儿莫怕。”在接到耶律德光要来幽州莅临指导工作之后,后晋赶紧派遣使节前往幽州觐见。
4月份,则是耶律德光离开幽州回京,所以遣使通知后晋。后晋也赶紧派人去契丹首都问候起居。
也就是说,契丹真正意义上的访问后晋,只有5月的一次,由皇子耶律天德带团,对后晋进行了友好访问。
再比如,天福二年(937),《旧五代史·晋书·高祖本纪》欣然记载着“六月……契丹使伊勒希巴来聘,致马二百匹,及人参、貂鼠皮、走马、木碗等物。”
契丹为什么送这些东西呢?石敬瑭没说。
契丹人帮他说,《辽史·太宗本纪》:“二月,晋遣唐所掠郎君剌哥、文班吏萧掞里还朝。”也就是我们前文说的,契丹屡次恳请后唐释放而屡遭李嗣源拒绝的那几位高级俘虏。
后晋在2月份给契丹送了这份大人情,3月又遣使进贡,于是契丹遣使回访,然后石敬瑭再遣使来贡。到了6月,后晋再次遣使来,请求上国开恩,归还幽云十六州,作为回报,后晋愿意加倍给岁币。
感谢老朋友“书友20180121110920727”的月票支持。今日加更一章,以示感谢。节日快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