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及不仅作战勇猛,而且善于抚御,每当获得赏赐,李建及都会尽数分散给部下,自己则分文不取。因此手下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死命。韦令图就以此作为攻击点,密奏李存勖,说李建及分散家财以赏士卒,颇得军心,其志不小!暗示李建及有谋反之意。
于是,李存勖就剥夺了李建及的兵权,丢到代州做刺史。李建及性格耿直、刚烈,知道自己遭到诬陷,却不愿辩解,终于在几个月之后,在代州怏怏而卒,被活活气死了。
李存勖的另一位赫赫战功的干兄弟——李嗣源,更因胡柳陂之战时的“北渡黄河”事件而难逃猜忌。
同光二年(924),李嗣源奉命从汴州北上,抵御契丹。当时,魏州的军械库存有一批供应皇家御用的精致铠甲。李嗣源使用正式的公函,走正规合法程序,向副留守张宪要求提取五百副。
张宪认为战争已经打响,如果严格按照流程的话,需要层层上报,从魏州报到洛阳,再等洛阳的批示传回魏州,手续繁琐,路途遥远,一来二去太费时间。于是,张宪同志特事特办,直接交给李嗣源五百套铠甲,然后再补走流程。
张宪以为李存勖一定会夸赞他的随机应变,没想到换来的是李存勖的勃然大怒。“张宪没有接到我的命令,就擅自把我的铠甲发给李嗣源,是何居心?”下令:张宪罚俸一个月,并且要亲自到前线找李嗣源把铠甲要回来。
如果你是李嗣源,此时该是一个怎样的心情。
李嗣源当时是汴州宣武军节度使。汴州,是中原地区的中心地点,又是前朝首都,且紧邻帝国首都洛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同光三年(925)2月,当李嗣源击退契丹军队后,李存勖就对李嗣源进行移镇,从汴州移到镇州,
李嗣源的家人都住在太原,因此在同光三年(925)3月,上疏朝廷,请求把养子李从珂由卫州调到太原,以便照顾家属。
李存勖大发雷霆,“天下到底谁说了算?李嗣源手握重兵,身居重镇,居然敢命令我?想造反啊?”你不是嫌卫州离太原远吗,好嘞,朕下令:将李从珂贬为突击队长,率领数百人,给我驻防石门!走你!
吓得李嗣源连连上疏解释,赔礼道歉,承认错误,随后又主动要求进京述职,只身入朝,已表明自己绝无二心。
不仅李存勖猜忌李嗣源,连郭崇韬都猜忌他。郭崇韬私下对亲信说,李嗣源功高震主,不是久居人下之人,我看诸皇子都不能跟他相抗衡。
接到李嗣源请求入朝的消息后,郭崇韬密奏李存勖,建议趁此机会处死李嗣源,以绝后患。
李存勖稍稍恢复了些理智。攻取汴州,李嗣源功居第一,打退契丹,李嗣源功不可没。如今,反迹未明,人家一个劲儿地向朝廷表明自己的清白,主动要求进京朝见,如果还死于鸿门宴,岂不是让所有将领都心存恐惧?朱温杀王重师,朱友贞杀谢彦章,我李存勖不能重复这种错误。
于是,李存勖拒绝了李嗣源入京述职的申请。“朕又不怀疑你,咱哥俩谁跟谁呀,不用来。”
随后,在平定前蜀的战争中,皇太子李继岌挂帅出征。李存勖的目的很明确,培养接班人,让李继岌在军中混资历,混人脉,培植自己的军事力量,以避免日后重演自己袭位时的艰难窘境。李嗣源全程都没能参与。
年底,李嗣源入京朝见。李存勖密令心腹朱守殷对李嗣源密切监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