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他的辉煌也只在前三卷,38岁推翻后梁,走上人生巅峰之后,就开启了后五卷的放纵不羁爱自由。人生剧本大反转,前面少年英主、开疆拓土,后面接着奏乐接着舞。李存勖被人们诟病最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昏暗,游猎无度,宠信宦官、伶官,猜忌排斥功勋,用人失察……
这其中有些内容存在交叉,也存在逻辑上的递进关系,比如宠信宦官等行为,必然会排斥功勋。我们下面将做详细的分析归纳。
出于政治需要,李存勖需要全盘否定后梁,营造一种大唐复兴的舆论基调,例如前文所叙。这种做法难免矫枉过正,出现用力过猛的时候,例如废除了后梁的法律。
后梁在开平三年(909),命萧顷(祖父萧仿,宣宗朝做官,懿宗、僖宗两朝宰相)等6人牵头,修订《梁律令格式》。律、令、格、式,四者之间有区别亦有关联,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法典体系。后梁在吸收借鉴唐朝“律令格式”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实际发展和需要,与时俱进,去粗取精,耗时一年多,才修订完成。
《梁律令格式》共103卷(律令30卷,格10卷,式20卷,目录13卷,律疏30卷),随后朱温下诏颁行全国。
李存勖推翻后梁之后,一切行为事物都泛政治化,没有珍惜后梁的这笔宝贵遗产,直接将其废除,下令恢复大唐制度。据说,当时只有定州存有大唐的“律令格式”,于是下诏定州地方政府抄送中央,共得286卷,刑部尚书卢质又呈献了《同光刑律统类》13卷。
后梁与时俱进,把286卷精简为103卷,后唐“duang”地一下扩充到299卷。开历史的倒车。
《梁律令格式》已经颁行了十几年,后唐粗暴地予以废止,却没有及时有效地用新的填充。作为政策的解释和引导,后唐中央的做法更是令人晕头转向:太后的“诰命”、皇后的“教命”、皇帝的“诏令”,三令同行,享有同等法律地位,并且独立性极高,相互之间不通气。
三令都是直接下发到地方,有时候地方政府会同时接到三种意思截然相反的“最高指示”,红头文件相互矛盾,令地方政府无从下手。于是,地方政府干脆谁的也不听,默默地实行“地方自治”,中央的红头文件成了废纸。
最终导致了这样一个可笑又尴尬的现象:原来的秩序没有恢复,现行的被作废,新的没有人执行。这就是后唐中央政府政治混乱的根源。
为什么会出现“三令同行”的局面,谁给的皇后这么大权力?这就要说男人背后的女人了,李存勖的刘氏夫人。
首先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这位刘氏夫人是李存勖的妻子,李克用的正妻也姓刘,前文也以“刘氏”出现,所以需要注意,李氏父子的两位刘氏夫人不是同一人,而且两位刘氏的人品大相径庭,无论是当时的口碑还是后世的评价,二人有着云壤之别。为了加以区别,我们以“小刘氏”来称呼李存勖的这位夫人。
小刘氏身上集合了传统文化中所有对女性的差评,不负“红颜祸水”之评价。就连惜字如金的欧阳修老爷子,在《新五代史》中也不吝笔墨地大篇幅记载她的种种荒唐行径。可以说,李存勖之所以能够在三年之内迅速消亡,就跟他的这位小刘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