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三年(923),2月,李存勖下令设置文武百官,在辖境内挑选曾在唐王朝做过高官的,从中筛选有名望的,出任自己的宰相。
爱喝酒的卢质,脱颖而出。然而卢质“性疏逸”,放纵不羁爱喝酒,竟然不愿当宰相,坚决辞让。卢质向李存勖推荐了两个人才:定州义武军节度判官豆卢革、河东观察判官卢程。二人分别担任左、右丞,卢质只当礼部尚书。4月25日,李存勖在魏州举行登基大典,正式称帝,大赦天下,改“天祐二十年”为“同光元年”。
李存勖的国号是“唐”,史称“后唐”。从中可以看出李存勖集团的政治智慧。如果按照惯例,李存勖建国称帝,国号应该是“晋”,因其爵位是“晋王”。然而李克用、李存勖一直以唐朝皇室成员的身份自居,多年来又打着匡扶唐室的旗号,所以从法理上说,李存勖不是“建国”,而是“复国”。
朱邪赤心帮助唐王朝平定“庞勋之乱”,被赐名李国昌。下面是重点,敲黑板:李国昌入皇室宗籍,属郑王房系。所以,与一般的“赐国姓”不同,李国昌是编入皇室宗籍的,是被皇家认可的皇室成员。李存勖可以底气十足地说,“我李存勖的李,是李世民的李,我也是高祖太宗子孙。”
李存勖死后的庙号是“庄宗”,是“宗”而不是“祖”,说明他的继任者也在维护、打造河东集团的政治形象,强调他们是大唐王朝的合法继承者,而不是新王朝的开创者,他们继承的是李唐王室的衣钵,不是割据称雄的军阀。
这里必须强调,维护唐朝、认可这种传承体系,是后唐政权的法理依据和政治基石。而篡夺唐室的朱温集团,则必须予以全面否定,这是后唐政权的政治正确。此后我们还会详细展开。
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了,“五代”是梁唐晋汉周,然而它们的实际更迭并非无缝衔接,既有重叠也有中断,比如后梁和后唐,就有六个多月的重叠并存期。923年4月,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改元同光,10月攻入汴州,后梁灭亡。在这段期间,本书仍以后梁朱友贞年号“龙德三年”,10月之后再改用后唐李存勖年号“同光元年”。
李存勖下令,把魏州升格为兴唐府;把太原府称西京;镇州升格为真定府,称北都。
追尊祖上三代都为皇帝,在太原府建立皇家祖庙,里面供奉着七位先帝: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懿宗李漼、昭宗李晔、懿祖朱邪执宜、献祖李国昌、太祖李克用。李先生的父亲朱邪老爷子……甭管了,反正我们有李唐皇族血统。
据记载,唐懿宗年间,某日星象有异,金、水、土、火四星聚于毕、昴。毕、昴同为二十八星宿之属,古人以毕、昴为冀州分野。相关部门奏报懿宗皇帝,说这种星象预示着赵、魏之地(镇州成德军境内)将出现一位王者。
于是,唐懿宗下诏,命时任镇州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穿上天子的礼服,由中央派来全套的天子临朝所需设备,王景崇的官属们冲他三跪九叩,王景崇奉诏扮演了三天皇帝。以此来化解星象之征兆。
49年后的今天,李存勖果然于魏州登基称帝,印证了毕、昴之下出王者的星象。
当然,这也是政治宣传的需要。另外,王景崇37岁就病逝,就可能与这次过家家有关,背不起,折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