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萧看着图研究了一会儿,就马不停蹄的开始用山洞里现成的石料开始做磨盘。
磨盘有了着落,郑意和阿修满意的离开猿萧家,去找了一些细的藤条和韧性不错的树枝,准备把畚箕也做出来。
工具都准备好后,郑意仔细的把制作方法回忆了一遍,才开始动手。
一般制作畚箕最好的材料是竹条,但现在他们没有找到竹子,用藤条编织的话就要更注意了。
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制作起来却极为繁琐,分为很多步骤。
由底起头,先摆“米”字,选4把,每把4根,均匀较长的藤条,根尖颠倒,平列排开,相叠依次的摆成米字形。
从下面开始,第一把左右摆,第二把前后摆,第三、四把交叉着放,再挨紧一些,然后排列整齐。
用脚尖把“米字”形条子踩住,用10根粗细不等的藤条,里细外粗一字排开,把根压在米字一横右下方,然后向右依次压一挑一,转一圈,把藤条削尖,掖到起头的米字之横下面,此称“拧***”。
再用10根粗细不等的藤条,如上法挑压圈入“米字”中,此称“拧大穴”。
压条时要与“***”的接头错开。大穴圈完,在抿藤条尖的同时,用里圈条子揽住“大穴”条子尖,插入“米字”心中,以免条子散落。
大穴拧完后,“米字”的8个头均一分为二,向左右弯曲,大体成45°夹角,如此变为16组。.
用一根藤条采取压一挑一的方法,编织3到5圈,将分组的藤条固定,这样圈底就好了。
准备留敞口的一面,选“米字”一竖分出的任意一组为门的中心。
中心这一组,续插4根,变为6根,其余15组各续插1根,变为3根。
门中心一组6根条子再分为两组,3根在上,3根在下,分别向左右压弯,按挑一压一和压一挑一的原则,编入其他组的藤条中。
中心组左右的两组也编入其他组藤条中。
之后畚箕口朝外,从帮的左边开始,把边缘的经条向编织者方向压弯,同时续上几根藤条,分成两股,反向上劲,拧成绳状,编绳到右侧帮缘,缠过帮缘,与反向揻弯的最后一根经条用插杠帮助插入边沿中。
郑意把畚箕的样子画出来,接着把自己想出来的,和需要注意的细节一股脑全部说了出来。
断断续续,说到最后,把自己都搞糊涂了。
但阿修听过后却是点点头,随即便开始制作。
“会了?”
“嗯,画的很清楚,和藤筐差不多,只是形状不一样。”,阿修边摆“米”子边回道。
郑意:好吧。
接着阿修一顿,去搬了一个椅子放到旁边,让郑意坐下才继续编织,“你休息一下,之前赶路太累了,得好好休息。”
“哦。”
郑意看看忙碌的阿修,又看看自己空空的手掌,抠了抠手,去把针线篮拿了出来。
闲着也是闲着,正好缝个小布偶玩儿。
至于缝什么,首选当然是白色的小老虎了。
等阿修编好一个畚箕,郑意才缝好一个圆圆的脑袋和宽宽的身体。
“郑意!”,阿月把一篮子肉干儿放到桌子上,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一口气灌下去,才注意到郑意和阿修手里的东西。
“你们在干什么?在编藤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