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后,即使是南京的天气也开始变得寒冷,站在长江边开阔的河滩上,可以感受到凛冽的寒风从脸上刮过。
云姨一直在挂念,身在北方的穿越者,此刻必定是在更加寒冷的环境里爬冰卧雪。虽然陈永华和常镇业用尽了吃奶的劲向北方运送了大量的棉衣,但一辈子还没到过长江以北陈永华,或许也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冷。
前线的通讯兵再次到达南京,带来了北伐军决策层的信,信里措辞严厉地要求军机处加快运送木炭和棉衣,搞得陈永华和常镇业都有些无奈。为了征收这两样东西,已经在徽州和常州等地引发了几次小规模的民变,尽管很快都被镇压或者安抚下去了。
但是,既然前线需要,那么砸锅卖铁也要供应。陈永华再次向附近各州县行文,要求多多征缴棉花和木炭。常镇业又狠了狠心,向苏、松、杭、湖、嘉这五个天下最富裕的府,强制摊派了十万两十年期国债,将经费用于收购物资。
信里还说了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求南京军机处运送一大批人赴前线,包括三十名太监、一百五十名宫女、六十名女史以及二百名书吏,其中王府首领太监何七必须同往,穿越者唐云沛、谢成武、李书同、朱苍酢、温如嵩、文济世、沈之莹和秦九儿等八个人在点名北上之列,另外,请罗文炤主教也随同北上。
毛渊明大为惊讶,因为许纬辰在信里说道,调动这些人的目的是为光复京师作准备。
“收复济南府才二十几天,先头部队刚刚进入北直隶境内,就开始为光复京师作准备了?”
“看来,仗打得很顺利,有点”解放战争慢不得”的感觉。”潘兴如此为毛渊明解释道。
“希望他们快吧,仗再不打完,经济都要撑不住了。”常镇业倒是有了一种看到了希望的感觉。
“这个你别担心,我们没钱了,康熙更没钱。”潘兴接着说道,“江南财赋之地都被我们占着,康熙必须在战场上快速胜利,否则更撑不住。”
“这么说来,我们胜局已定了?”毛渊明笑得有些开心,“康熙应该已经没有打大胜仗的实力了吧?”
“肯定没有了,但是也不能让康熙跑去东北了。东北那个天寒地冻的地方,再要抓他就难了。”李书同是东北人,刚刚从温暖的琉球回来,一想到东北的寒冷,心里还是有一丝凉意。
毛渊明点了点头:“那行吧,就按信里的要求办。”
李书同不知道项绍宽和许纬辰为什么点名要自己北上,不过既然被点名了,便花了几天时间向毛渊明交代手头上的工作,然后回织造府打点行装。
其实需要李书同自己动手的事情也不多,云姨早已按照一直以来的习惯,为大家整理了箱子——只不过现在生活水平改善了,每个人的箱子从一个变成了三个,全是衣物、干果点心之类,甚至路上用的草纸也备好了。
李书同自己整理了几本书,心爱的吉他拿起来想了想,又放回了原处。
吃过晚饭,秦九儿过来找李书同,说很想在南京过完年再北上,现在天气冷得让人不想动,而且南京以北,大概就没有什么繁华的地段了吧。李书同听了直摇头,说军机处的决定不容违抗。
秦九儿便扯着李书同的袖子,娇嗔地要李书同再和毛渊明商量商量,李书同帅气的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笑容,只是不肯答应。
两人正嬉闹着,林樱站在了门口,轻轻地咳嗽了两声,说道:“没打搅你们吧。”
“啊,林姐姐。”秦九儿马上撒开了李书同的手,几步并作一步跑到了门口,挽住林樱的胳膊说道,“真的要我们现在就出发吗?”
林樱微笑着拍了拍秦九儿的手背,说道:“九儿啊,我也舍不得你们走,但()
前线说要你们去,我们也不能不照办。北伐是天大的事嘛。”
秦九儿失望地一噘嘴,不再说什么。
李书同理了理衣服,站起来问道:“林樱,你这么晚过来,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晚么?我看你们两个不是挺精神的吗?”
“嗨……你说这个干嘛?”李书同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咱们说点正事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