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官监的工匠们效率很高,半个月时间就将金和光要求的工棚搭了起来。工棚既要能遮风挡雨,又要保持相对干燥,避免原材料受潮,其实并不简单。金和光在安平镇转了好几圈,最后把地址选在了安平镇城郊的一座庙宇内。
庙宇的规模不大,三进的院落住着十多个僧人,香火也平平。金和光向住持和尚支付了十两银子,便将庙宇临时征用了下来。庙宇的前庭是四面砖墙围成,足够开阔。工匠们立了十多根柱子,支起了茅草的屋顶,再就地砌了两座炉子,一()
个初具规模的工棚就完成了。
在金和光的要求下,庙宇的厢房和柴房也被工匠们修葺了一番,主要是防止漏水,这样可可豆和作为燃料的木柴就有了堆放的场所。住持和尚因此千恩万谢,说要在佛主面前诵经保佑大家开工吉祥。
一般来说,从工业产品从小试到中试再到批量生产,中间的过程相当繁复,并不是一个按比例放大的过程。所幸原始的巧克力生产技术含量不算高,码农们在进行了几锅中试之后,差不多就确定了最后的配方。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批量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包括烧火、加料、搅拌、过滤、晾晒、切割等等。结果自然是许纬辰把能够调动的土番姑娘们都调了过来。土番姑娘们经过大半年的培训,官话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大多数的话都能听懂,而且在半军事化的管理下,服从命令听指挥的自觉也被调教得相当不错。金和光运用起来,那是非常惬意。
为了让土番姑娘们有住的地方,毛渊明又向陈绳武申请了十几顶帐篷,在庙宇旁边搭了一个临时行营。这么一来,一个平日里冷冷清清的庙宇,一下子变得人声鼎沸,闲杂百姓围观议论的也多了起来。那么多姑娘,难免引起一些不良少年的瞩目,而庙里传出来的香气,也时常引发百姓们的好奇心,偷偷溜进来看个究竟的人一天里就能抓出好几个。毛渊明与金和光一商量,干脆又请项绍宽调了一队斗葛人学员来充当安保,还请武利夫妇过来协助管理,整个生产秩序才算安定下来。
等到闰七月的中旬,第一批巧克力终于阴干出品了。不过,为了保持神秘感,毛渊明决定除了送少许给陈永华品尝,请他认可之外,并不向任何人声张。
金和光则和科技组的成员们继续研究包装和保存的问题。巧克力受热容易化,用草纸包裹很容易发生黏连,用油纸则会沾上桐油的味道。最后无可奈何之下,司徒辉想了个应急的办法:先把巧克力先切成一寸见方、半寸厚的小块,然后用牙签穿过,扎在松木片上,一片两尺见方的松木片上可以扎一百块巧克力。这样相当于巧克力是悬空的,从通风和防止黏连的角度来说是不错的,就是成本又上去了不少,只不过基于良好的市场预期,这点成本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天,所有人都获得了假期回到了林家大宅。毛渊明于是分派人手,给不同的人家送巧克力,自己去郑经那里,庄寒天和马心如负责去郑聪府上,许纬辰去给冯锡范送,鲍婧去宁靖王府给宁靖王爷和二郡主一家送,杨英、柯平、叶亨、郑省英等有些交情的官员家中,也都分别派人送去。
毛渊明当然也不会忘了对克里斯布的承诺,让李书同送了两板松木片的巧克力过去。欧洲人喝热水冲的可可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但也仅限于王室和贵族,英国商馆的人大部分都没有喝过,对制作成固体的巧克力更感是到万分惊讶,尝过之后自然是赞不绝口。克里斯布于是立刻提出,回程时购买一批巧克力去万丹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