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李成栋集中大军扑向张家玉驻地增城,双方大战十天,张家玉身中九箭,身负重伤,不愿作俘虏,遂投塘而死,壮烈殉国,时年仅31岁。
次年,南明永历帝赠封他为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
不久,又加赠太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增城侯,谥“文烈“。
汉城城下,四万多朝鲜兵和两千建奴严阵以待,遏必隆刚开始还是信心十足,可派出去的侦骑一直不见人影,他心里开始打鼓。
三百建奴精锐侦骑,放在以往即使遇到两千明军也不惧。
虽不能一举将明军歼之,但镶黄旗都是骑兵,全身而退应该不是问题,可已经出城半天为何没有任何消息?
“快看,明军来了……”
突然有朝鲜兵惊慌大叫,遏必隆急忙抬头看去,只见前方五里左右烟尘滚滚而来,很快一杆杆高高飘扬的龙旗出现,随风猎猎作响……
随后前方军队在三里左右地方停下列阵,短短时间一个方阵出现在遏必隆和数万朝鲜兵的眼前。
()
很多朝鲜兵见此立即感觉腿肚子发软,主将们紧握兵器的手也开始微微发抖。
不说朝鲜兵害怕,连朝鲜王李宗的脑门上都有汗珠滚下,这就是宗主国对藩国的血脉压制……
遏必隆见状,顿时眉头一皱,看气势和阵型都和他见过的明军有所不同,明显战斗力不俗。
来的正是卢象桐率领的天雄军龙营,布阵完成后,看到朝鲜兵已经严阵以待,卢象桐为了最大程度上杀灭对手,他并未传令发起攻击,他在等大哥卢象升。
看到明军不阵型沿严整,并未立即主动发起攻击,遏必隆同样未传令进攻,他要先看看明军到底有多少人马。
作为身经百战的大将,遏必隆很清楚,攻打严阵以待大阵将付出极大伤亡。
五万朝鲜兵在手,朝鲜王李宗同样在他身边,遏必隆并不认为明军能有胜算,最好让明军先进攻。
大约一炷香时间,卢象升率领天雄军另外两营到来,虎营主将杨国栋和狮营主将张岩各自率领麾下又列出两个方阵。
此时出现在朝鲜兵和建议面前变成三个方阵,一万明军都让朝鲜兵腿肚子发抖,况且三万多人马!
很多朝鲜兵心里开始打起小九九:
“不好,明军怎么会来如此多军队,这仗真的没办法打,不如直接投降算了……”
幸亏朝鲜王李宗坐在马车里,如果他骑在战马上,此时绝对骑不稳,被明军吓落马的可能性很大。
他颤颤巍巍对身边太监低声说道:
“大明怎么会派来如此多军队,当初建奴攻打朝鲜时,大明若派三万人马支援,朝鲜绝对不会败的如此快,他李宗此时也不用背架在火上烤。”
其实在建奴攻打朝鲜时,朱慈烺及时出兵支援,建奴能不能拿下朝鲜都是极大问题。
但神武皇帝为了从建奴手中抢朝鲜,并未向朝鲜提供任何帮助,历史上华夏帮助他太多次,却换来朝鲜的背叛,必须受到严惩。
卢象升到来后,天雄军气势再次暴涨,他们看到朝鲜兵的阵列,他们都觉得很搞笑,乱七八糟歪歪扭扭,看上去就是不堪一击。
可站在卢象升旁边林庆业却一点喜色都没有。
他突然跪在卢象升脚下,看着汉城下朝鲜兵阵列嚎啕大哭。
卢象升对林庆业的表现并不意外,若对面是崇祯皇帝,他同样于心不忍。
“林将军,快平身!”
伏地哭泣的林庆业这时忽然抬起头,满脸是泪,表情悲愤的说道:
“大人,我家王上虽然投降建奴,但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被逼无奈啊!
他肯定不知道三万王师已经登陆的消息,若王上看到大明龙旗,我家王上一定会弃暗投明。
我朝鲜军民亦会群起响应,齐攻建虏,小邦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大明恩泽再播于朝鲜,不过就是转瞬间的事情啊!”
看着林庆业如此,卢象升心情也很是感慨。
但他奉命不远千里从京师来到朝鲜,李宗和遏必隆肯定要拿下的,不然如何向神武皇帝交差?
卢象升已经知道朝鲜境内建奴人数,李宗竟然怕这点建奴人马,难道脑子坏了不成。
朝鲜境内也就两千多建奴,真正的建虏精锐不过千把人,其中有遏必隆麾下六百白甲兵。
加上蒙古八旗骑兵,汉军包衣才,人数只在两千左右。
区区两千人想掌握朝鲜,其实是有相当难度的。
要知道,朝鲜虽然是属国,但却也有千里国土,民众百万。
区区两千人马,就像一把泥沙,扔到了瀚海,一点波澜都掀不起。
()
但遏必隆还是利用李宗控制住朝鲜,靠的就是建奴凶残的威名。
很多朝鲜人,宁愿见鬼,也不愿意见到留着金钱鼠尾辫的建虏,建奴在他们眼中比鬼还可怕。
遏必隆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他带兵长驱直入张牙舞爪,一直宣扬他们只是前锋,后续还有十万大军进驻朝鲜。
可惜的是,李倧的胆子比老鼠还小,又有女干佞谗言,又或者是,崇祯十年,丙子胡乱的阴影,始终盘旋他的心头,令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了自保,为了自己的王位,他最终还是选择彻底倒向建奴。
建奴就靠着两千两千人马,极大震慑城中万余的朝鲜兵,还获得朝鲜君臣积攒在城里的粮草钱帛。
见到自家国王亲临、朝鲜王旗在对面飘扬,林庆业一直在哭泣。
王上从未亲征过,想不到竟然被建虏逼迫如此!
“王不过被逼,军心民心依然在大明,建虏不过数千,王师却将近三万,正可一战破之,庆业麾下有精兵五百,愿为前锋,不胜不回!”
看到林庆业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卢象升不知道他在猫哭耗子,还是真心为朝鲜王李宗着想。
但卢象升很清楚,即使李宗不得人心,毕竟还是朝鲜王,汉城中的数万朝鲜兵和陆续而来的朝鲜救援兵马,恐怕都将要听从建虏的指挥。
也就是说,他们面对的不是只有两千建虏,还有数万甚至更多朝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