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理所当然,不容反驳。
【“除此之外,这个动画还戳到了当今的教育之痛,就比如“不会好好说话”。
开学第一天老师让大家自我介绍,一位同学站起来就是朗诵腔:“我叫周娜,是二年级三班的学生,我的爱好是唱歌和拉小提琴,我想以后当一名艺术家,为很多的人带来欢乐!”
其实他们小小年纪甚至都不知道艺术家是什么,但又喜欢摆出一副大人腔调。说直白点,无非就是家长的指使他这么做,好引起老师的注意。
但孩子本是最会表达真实情感的,如今却被程序化的规范给阉割,只剩下一具千篇一律又缺乏想象力的空壳。你的想法到底是谁的想法?”】
光幕下的众人,想法也是两极分化。
“孩子那么小,懂什么?不还是靠家长去教吗?怎么就成啥都没有的空壳了?”
“况且,家长又不会害孩子,一番良苦用心竟被歪曲成这样……”
“小孩子还是做自己更好,从小就隐藏自己的内心想法,久了会出事的。”
“硬是憋出来毛病,到时候别后悔。”
【“有这么一集,学校举办小能人比赛,一直是第一名的张伟这次却只拿了第三。但张伟的爸爸还是给他买了心心念念的玩具赛车,这一幕被拿第一的小明看在眼里,他羡慕极了。
可妈妈却来了一句:“你说这张伟他爸是怎么想的?张伟这回又没拿第一,还买这么好的玩具?臭显摆!”
小明:“妈妈,你给我买一个吧,我拿一次第一也不容易呀。”
妈妈:“不买!咱不比这个!咱比学习,不比玩!”】
其实这就是基本上所有家长的想法,或是做法。
正如这句:“好的不比,比坏的。”
“可是人家好的比过了,再比比坏的又怎样?”
“不想给买就是不想,别整天借口一大堆。”
【“拿了第一还没有奖励,小明索性直言:“你刚说张伟没拿第一就没脸买新玩具,那我拿了第一,不就应该买新玩具吗?要是你不给买新玩具,那我就不拿第一了。”
这番话怼的父母无话可说。”】
这番话莫名也怼的那些同样父母鸦雀无声。
“……谁该你的?拿个第一就必须买玩具?惯的臭毛病!”
“可是她说过“又没拿第一,还买玩具”,这意思不就是拿了第一就能买咯?”
【“当晚小明做梦去了游乐园,看到管理员让3只小狗表演杂技,他说什么小狗就做什么动作。
于是小明也试了一下,可小狗表演完,来到小明面前掰开他的手,发现空空如也后就一脸嫌弃的走了。第二次,他再让小狗做动作,小狗就不理他了。这时他才发现之所以他们会听话,是因为每做一个动作,都会得到管理员奖励的零食。
看到这儿小明突然想到,自己白天要玩具的样子,跟这些小狗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部动画对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全是赤裸裸的讽刺没有半点粉饰。
小明第二天对爸妈说:“我不是为了新玩具才争第一的,就是没有新玩具,只要能拿第一,我还是会拿的。我是人,不是小狗!”】
到这,人们沉默了。
()
转念一想,竟然真是这样。
给予诱惑,使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走。
或:自己满足其想法,以此来交换“诱惑”。
尽自己所能,凡事尽力即可。
不必让自己活的像只摇尾讨食,任人摆布的小狗,更不是让自己套上一层枷锁,必须完美完成管理员的指令。
你,不是小狗,你,只是你自己。
鱼念稚没看过那部动画片,却受到极大震撼,确实露骨,一针见血的诠释问题所在。
为什么要封?真就不允许说实话?都做个哑巴可好?
【“如果我国解封山海经,能打赢漂亮国和樱花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