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上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些人看到一部描写***的影片上映,勃然大怒,在大街上拉标语贴大字报,要批判这部“黄***”。
因为群众反应剧烈,最终有关部门剪掉了一些镜头,继续上映。停映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尝试,一种试探,要告诉大家,这个前行的列车,可能要开辟新的轨道了。
随后,电影《认证》《追捕》陆续上映,对放了八年样板戏的国内电影,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各种思想()
的碰撞,让文宣部开始寻求新的改变。
在这些事发生的时候,苏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4月底的时候,羊城的第三个店铺也开了起来,用的就是苏奕远之前住过的骑楼,把一楼的铺面重新装修一下就行。
羊城这边也招了三个回城知青做售货员,待遇跟海市那边一样,30元底薪加1%的提成。
苏茉那边,也在为出国做交换生做着准备。
为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大学的办学水平,国家决定下半年派遣一部分留学生和交换生到世界各国去学习交流。
苏茉作为德语专业的第一名,自然也在国家选派的行列。
自高考恢复后,国家就有派遣人才出去学习的想法,只是人选方面需要非常慎重,这才一直讨论到今年才最终定下。
毕竟,国家现在人才断层非常厉害,要培养一个人才并不容易。
因此,在选人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除了“连闯三关”的考试,背景审核方面,尤其严格。
像苏茉这样,丈夫是军官,孩子父母都在国内,专业成绩又过关的人,简直就是“天选留学生”,因为这样的人,绝对不会跑。
学校基本算是给苏茉内定了一个名额,但苏茉内心是有些迟疑的。
因为与邻国摩擦加剧,明年就要爆发战争了,陆长征这段时间基本都在前线,能回来的时间很少,如果她也这个时间离开,那俩孩子就父母都不在身边了。
虽说俩孩子都很独立,不怎么用她管,但父母在身边和不在身边,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学校老师见苏茉一直没做决定,直接找上门来问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可以帮忙解决。最终,在家人的支持下,苏茉选择了去做一年的交换生。
苏茉去交换的学校在西德。
这个时期,德国还没有统一,分为东德和西德。东德是苏占区,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西德是美英法占区,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西德较东德,生活水平较高,工业比较发达。
苏茉大二便开始主攻商务德语,此次去做交换生,主要是去学习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