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沉沦壹
绍兴府因有个会稽山兰亭,流芳千古。此地在绍兴西南,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
公元三五三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友人谢安、孙绰等名流亲朋共四十二人在此修禊集会,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全文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自此兰亭也因此文名垂千古。
兰亭本是王羲之的私家园林,此后多次损毁,又再重建。至宋时,兰亭已是一处开敞的园林,因书圣之名,引得文人骚客争先游览。
兰亭在兰渚山,本为镜湖湖口一亭,王羲之移亭湖上。陆游游兰亭,也写道:“酒酣起舞风前袖,兴尽回桡月下舟。”都证明此亭在水中,但同样是陆游所编的《嘉泰会稽志》却说,镜湖在兰渚山一带的流域已经湮废,兰亭已不在湖中。
《嘉泰会稽志》成书于嘉泰元年(1201年),若是所说不错,彼时兰亭周围已经没有大湖。
此际正是盛夏,天热的厉害,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林中连蝉儿嘶鸣也是有气无力。可这日兰亭所在,却仍是人头攒动,直挤的是水泄不通。
鹅池之畔,十余人早早前来,占了个绝佳的位置,此际看着众人拥挤,汗流浃背,自己好整以暇,有茶有酒,越发的心情舒畅,连酷热也忘了。
十几人有老有少,个个衣着华贵,带了不少奴仆,在池畔一丛竹林间摆了几张大席,酒肉果品,琳琅满目,铺了一地。
此际中间一个中年文士,正举杯高谈阔论,只听他说道:“当年兰亭之会,都是天下名士,可就是这些名士,也有做不出诗的。四十二人,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献之有没有名,他也一首没作出来!”
说了几句,忽觉鼻端一股异味,转头四顾,见竹林边上不远,一个乞丐卧在地上,正呼呼大睡。
中年文士嗅嗅,越觉味道便是此人身上,皱眉道:“什么臭东西也混进来,来人,将他赶的远远的。”
身旁一人笑道:“算了,算了,那是个混不吝,不要命的烂酒鬼,来此两个多月了,日日喝的烂醉如泥,打也不怕,骂也不怕,皮糙肉厚的滚刀肉,你去惹他,闹起来没完没了,咱们还是不要多事。”
中年文士皱皱眉头,所幸此时身旁之人大赞道:“王兄当真是博古通今,适才王兄已经作诗三首,可叹晚生了几百年,否则也当有一席之地。”
另一人摇头晃脑道:“不错不错,一只大鹅吃饱了,摇摇晃晃入林来。当真是绝妙,绝妙。惟妙惟肖!”
那王姓中年文士捻须微笑,将那乞丐也忘了。
一个头顶高冠,面目俊秀的书生似是看不惯此人出风头,轻咳一声,道:“听说王师北上,已经打进了金国腹地。”
此言一出,果然众人都是转过头来,一人接道:“正是,正是,忍了百十年,今日终于扬眉吐气。”
一富家翁模样的老者却是忧心忡忡,道:“哎,这可惹了大祸了,大金若是恼将起来,岂不又是生灵涂炭。”
一个身材瘦高的老者嗤之以鼻,道:“莫要高兴太早,四月,官军以剿匪为名,入秦州(今甘肃天水)界,其后又入巩州(今廿肃陇西)来远镇。并未盘桓太久,便即退兵,谈何深入金国腹地。”
那富家翁身侧,一个肥头大耳的年幼公子问道:“秦州在哪里?”
瘦高老者道:“利州之北,就在如今宋金边界之上。”顿了一顿,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这两句诗便是写在秦州,可惜如今秦州人还是看不见大宋的明月。”
那富家翁连道:“还好,还好,那金人是怎么说的?”
瘦高老者道:“还能怎么说,当然是非常生气,金主递书,要我大宋依誓约撤兵,毋纵入境。”呵呵笑了两声,道:“其实人家书信还没到,咱们的兵已经从秦州回来了。”
俊秀书生道:“官军此举不过是试探而已,自然不会久驻。”
王姓中年文士也道:“不错,此番一试,果不其然。”
一人问:“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