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参观清真寺的同时不仅完成了对战利品的统计和收纳,俘虏同样一五一十地将他们所知的一切都告诉给审讯官,其口供被全部抄录在案。
其中获取最有价值的军情便是与坎苏·高里有关的消息,俘虏对于援军的说法十分统一,要么不知,要么就称苏丹几日后就能赶到大马士革,还有口出狂言者称沙赫只会用诡计,不是苏丹之敌。
从城堡中搜出的文书印证了这一说法,最新一封有关苏丹的信件刚好于前一日送达,坎苏·高里()
已经得知萨法维军接连攻陷阿勒颇、哈马和霍姆斯三地并即将围攻大马士革,他安抚总督称御驾正在耶路撒冷并鼓励至多只需坚守两周援军便至。
得知马穆鲁克军的确切消息真是如获至宝啊,易卜拉欣高兴地召集众将借城堡大厅开会。
“我已确信坎苏·高里此獠和他的走狗正在圣地,从耶路撒冷到大马士革的途中,你们说他会走哪条路来?”易卜拉欣说完,亲兵已将地图铺开,其上是商人所标示的主要城镇和主要道路。
在场的萨法维将领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击中到“向导”哈伊尔身上,然而第一个开口的并不是他。
“臣弟以为至少约旦河东岸可不做考虑,该地贫瘠、物产匮乏,难以养活大军,除非他想要趁我军南下圣城时铤而走险地借胡达庇佑袭取大马士革,但这一计策对击败我军并无裨益。两军都互相控制对方的后路,只能速速决战,听天由命。”
易卜拉欣十分赞同伊斯迈尔的想法,附和道:“兵贵神速,马穆鲁克人是来解围的,从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筹措军需更加容易,我猜测他的下一站会是萨法德。”
“陛下和殿下所言极是,臣所知也不过如此。”认同这一见解的哈伊尔立马出言恭维。
易卜拉欣又扫视与会人员:“那应该以逸待劳,还是主动出击?”
高级军官们自信满满,皆认为优势在我,以逸待劳完全没有必要,几个汗王还一齐起身向他请战:“臣等愿为先锋,为全军袭取萨法德。”
易卜拉欣当即顺从大多数将官的意见,主动向萨法德进攻,最好能抢在马穆鲁克军抵达之前攻下。
规划行军路线的同时,后勤问题再度被摆在台面上,沙姆的自然条件和人口分布统一呈现出北富南穷的格局便足以说明一切,军需官估计进入圣地之后便很难再像叙利亚那般容易地就地筹措军需。
一份送往拉塔基亚的军令当即被信使送出,驻扎在那里的船队将听命建立一条能够维持大军沿海机动的海上补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