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小姐妹的魔幻之旅
鸳鸯一行人从津门下了马车,随后在那婆子的安排下又上了一艘巨舰。
这一路上,三人除了对未来的憧憬,更多的却是一颗颗忐忑难安的心。
就算再有主意,三人也终究只是十五六岁的少女。
似乎看出她们的紧张,刚一安顿下来,那婆子便笑着道:
“对不住各位姑娘,因为时间太紧了些,没有准备专门的女船,只能委屈几位一段。”
因为事出突然,一切都是临时安排。
尤其是怕,鸳鸯老子娘的消息先到。
那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若有了名份,贾赦怕不会再给她出来的机会了。
因此冯一博就安排她们尽快离开。
从流求派船来接肯定来不及,往返运货的船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不过也请放心,船上都是信得过的,我又着意交代了几遍,这边的人也都清走了,就只咱们几个。”
三人听她想的周全,都勉强笑了笑。
等几人慢慢适应下来,又和婆子聊了起来。
“不知怎么称呼。”
听到鸳鸯的问题,那婆子笑了笑,和善道:
“老婆子夫家姓宋。”
袭人连忙顺杆爬,笑着道:
“原来是宋妈妈,我们几个初来乍到,还望宋妈妈以后多多照顾。”
“好说好说。”
宋妈妈不置可否。
鸳鸯见此,干脆直接问道:
“宋妈妈,咱们这趟可是去东海郡的?”
与其担惊受怕,不如趁现在多了解一些未来的情况。
宋妈妈也没有隐瞒,点点头,道:
“嗯,是东海郡。”
这时茜雪也凑过来,笑问着:
“宋妈妈,你也是东海郡人士?我听您的口音像是金陵的。”
贾府的家生奴才都是金陵人,和两府一起搬过来的。
因此对金陵口音都不陌生。
“我老家金陵,现在夫家和几个儿子都在东海郡。”
宋妈妈的大儿子正是最初二百家丁中的一员。
后来随着冯一博东征西讨,早就成了军中骨干。
这还不算,她的二儿子如今也去了东海郡。
听说在那边读书出来,直接就能做官。
“宋妈妈……”
接下来三人轮番上来套近乎,又陆续问了很多问题。
尤其是涉及东海郡的一应事务。
宋妈妈有的回答了,有的则避而不谈。
“好了好了。”
最后,宋妈妈无奈摆了摆手,笑道:
“我只是个下人,你们说的这些我都不知道,我这次的任务就是把几位送到地方。”
几人陆续又尝试过几次,均都未果。
只要一涉及东海郡的具体事,她就笑笑不说话。
或是被问的烦了,就是一句:
“大爷说你们不用害怕的,具体等到了伱们就知道了。”
若非是嘴严,也轮不到她跟着到都中享福。
就是这次去了东海郡,还能不能回都中就不知道了。
宋妈妈其实有些惶恐,只比三人稍强。
不久后,船就到了北港。
三女被这里的繁华镇住了。
在她们的心中,东海郡只是海外不毛之地。
即使有港口也不过是小镇情形。
可如今还没下船,就见北港停靠的帆船层层叠叠,一眼看不到边际。
粗略算起来也有几百艘了吧?
码头山更是热火朝天,无数人井然有序的搬运着货物。
街上车水马龙,行人交织。
无论是绫罗绸缎的贵人,还是搬运货物的苦力。
每个人都洋溢着笑容,全都是一副充满干劲的模样。
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若是不说这里是东海郡,三人都要以为是大魏的哪个大城市。
正这时,一队黑色马车的车队过来。
所有人见了都纷纷避让。
车队有黑龙府的标致,任谁看了也要好奇的看上几眼。
随行的马车上先下来一个婆子,正是黑龙府的吴妈妈。
她一见宋妈妈就热情的打了招呼。
显然,两人在冯家庄就是旧识。
寒暄了几句,吴妈妈就笑着道:
“咱们稍后再叙叙旧,两位奶奶已经在等几位姑娘了。”
宋妈妈闻言点头,连忙招呼三人过来。
三人忐忑的过来见礼,又上了马车。
再下车的时候,就已经到了黑龙府。
看着高大门户,还有门口的貔貅。
三人只觉黑龙府的气派还超荣宁二府。
毕竟在她们认知里,郡王大于国公。
所以这边是郡王府,也肯定比国公府气派。
三人随着两个婆子从角门进府,兜兜转转绕了半晌才来到一处正堂。
一进屋,只见正中有一道帘幕,后面隐约有几个人影。
其中两人分坐左右,其余人都站着伺候。
来不及细看,三人都忙低下头等着召唤。
这时,宋妈妈上前见礼,道:
“问两位奶奶的安,老婆子已经将人带到。”
吴妈妈绕到帘后,先在可卿耳边说了几句。
可卿点点头,笑着道:
“宋妈妈一路辛苦,你先下去休息一阵,稍后让人传信,就可以去见你夫家和儿子。”
这个声音有些耳熟。
三人心中诧异,却不不敢抬头多看。
很快,吴妈妈带着宋妈妈退了下去。
帘中刚刚那个声音,又道:
“你们既然来了,也不必再拘束着了!”
三人正自觉得十分耳熟,这时又两个声音响起。
“咯咯!这下可有伴了!”
“鸳鸯来了,老太太要慌了手脚了。”
这两个声音却是更熟!
三人再忍不住好奇,纷纷抬起头来。
这时帘子已被平儿挑开。
“平儿?”
首先映入眼帘的正是挑帘的平儿,随后再往里看。
“二奶奶?蓉大奶奶?”
刚刚的声音,就觉得耳熟。
现在再看,终于确认了眼前几人的身份。
可是……
她们不是都死了吗?
“你们……我们……”
三人悚然对视,吓得差点瘫坐在地上。
好在平儿这时过来,一把拉住三人。
多少有了支点,三人才勉强站直。
“你们以后可别乱叫,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平儿见她们吓得够呛,就死了捉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