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麻脸,还真不是池中之物!”
马皇后饮了一口银耳羹,轻声道:
“看似守成,实为半个开国之君。”
“若是能守得住初心,后面会有一场治盛之世。”
朱元璋冷哼一声,又狠狠的啃了一口大肘子!
跟朱厚熜在辽东和东瀛周转,可把他饿惨了。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熜大马金刀的坐在石墩上。
剑眉一挑。
“把漠北草原给忘了……”
“看来这以后也是个心腹大患。”
对于自己未来时间有限的规划,朱厚熜决定效仿半个祖龙,半个高祖,半个太宗。
先打天下!但凡有威胁天下苗头的挨个犁地一遍!
然后守天下,封藩王在外。
最后学太宗,监察万国!
“呵呵!哈哈!哇哈哈哈哈!”
朱厚熜仰天大笑!
至于明朝的内部问题。
只要地够大,他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办法!
解决不了,那就还是地不够大!
……
【为了一举摧毁噶尔丹,康熙屡次派使者去噶尔丹那里,扬言要和谈,实际是为了麻痹噶尔丹。】
【而噶尔丹也派人到清军大营里,一再表示愿意和清廷修好,秋毫无犯。】
【与此同时,噶尔丹强烈要求清廷交还土谢图汗和哲布尊等人,声称只要清廷做到了,自己马上撤军。】
【七月底,噶尔丹大军深入离北京只有七百里的乌兰布通。】
……
天幕上。
成千上万的骆驼趴在地上。
背上放着箱垛子,垛子上盖着湿润的毡毯。
身穿胡服的士兵们躲在箱垛子后面向清军射箭。
一河之隔。
列好阵队的清军士兵们看着飞到面前便后继无力的箭矢,一个个面面相觑。
随后,掏出火折子,点燃引线。
“轰!”
连着几声炮响。
驼城被轰得七零八落。
清军骑兵和步兵同时出击,敌人的营垒全部攻破。
……
大宋。
赵匡胤哭笑不得。
“深入腹地,可见噶尔丹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里。”
“还以为有何依仗。”
“最后是用牲畜之躯抵抗大炮?”
感慨对方莫名其妙的勇猛。
赵匡胤则再次关注双方的差距。
“武器装备领先啊……”
……
【清廷抚远大将军福全赶到,用炮火疯狂地轰击对面的驼城,从下午一直打到晚上,但清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康熙的舅舅佟国纲就在这场战役中中枪身亡。】
【晚上,噶尔丹的使者济隆带着七十多人来讲和,竭力为噶尔丹开脱,噶尔丹还派人送来一封亲笔信,表示:“现在蒙皇帝示好,以后不敢再犯喀尔喀了。”】
【当时康熙不在场,福全自作主张,放了噶尔丹,还让其他部队不要阻截噶尔丹。】
【噶尔丹顺利逃脱。】
……
{福全,是不是福尔康他爹?}
{你他妈……一下给我干宕机……}
{福全姓爱新觉罗,福尔康的原型姓富察……你可憋说话了……}
{说实话,福全这操作完全取死有道啊,最后居然只是罚俸三年……难怪会记载三代宽仁……}
{这话说的……没对比就没伤害是吧?}
……
大明。
“哼……”
朱元璋不高兴的哼哼唧唧道:
“宽仁,也不是乱宽的。”
当然……严厉也不是乱严的……
再者说了,自己有反思也不代表自己要同意清朝皇帝做的有道理吧?
我错了≠你对了!
……
【而在逃跑这块,噶尔丹也表现出了不亚于战场上的英勇。】
【他连夜偷渡什拉穆楞格河,翻过大碛山,一路逃到科布多。】
【虽然脱离险境,噶尔丹的部队也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只剩下几千伤残兵。】
【人已经逃走了,康熙本着穷寇莫追的原则,给噶尔丹发出了最后的警告:“以后不得再侵犯归附清朝的喀尔喀一人一畜,如果违反誓言,必定追击到底一网打尽。”】
……
曹魏。
曹操下意识道:
“嘴还挺硬,明明让人打服的还要说是皇帝示好,你们说他……”
石桌旁,吹过一阵清风。
曹操看着空出的三个位置,一时止住了话语。
……
【十月,福全把军队撤退至哈玛尔岭。康熙大怒,索性下圣旨,把军队完全撤回。】
【福全回北京,康熙免了他的“议政大臣”职务,罚俸三年,削夺三个佐领(九百个世仆及其耕地与牛羊)。】
【康熙三十年(1691)五月,康熙大会蒙古诸部落于多伦,将漠北蒙古编为三十七旗,与内蒙古的四十九旗同样看待。每旗设一个世袭的“札萨克”】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正想派兵护送漠北喀尔喀诸部的人回原地,却接到科尔沁部奏章说,噶尔丹约他们共同南侵。康熙于是暂停遣回喀尔喀诸部的人,准备与噶尔丹再交手一次。】
……
天幕上。
三路大军自北京出发。
中路『康熙』
东路『萨布素』
西路『费扬古』
三路合围外蒙古处的『噶尔丹』
……
【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月,下旨再次亲征,自领中路军,由张家口东北的独石口出塞。】
【派萨布素领东路军,统带盛京与吉林的军队,会合科尔沁各旗,由外蒙古的东边打进去。】
【又派费扬古率领西路军,以陕甘的绿营为核心部队,从外蒙古的西边打进去。】
【康熙的中路军长驱直入,到达克鲁伦河的河边,噶尔丹这时在河的对面,不敢交锋,撤兵西走。】
……
{这一年他四十二岁。}
{据康熙自己后来的回忆:“我上一次征讨噶尔丹,众人都劝阻,只有费扬古支持我。后来两次征讨,就没有人赞同我了,是我执意如此。”}
{但事实证明,他还真得自己去监督。}
{有一个记载,因为远征大漠,粮草可以自己带,但是淡水却带不了那么多,寻找水源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时饮水问题主要靠掘井解决,这事由户部侍郎思格色负责,他负责掘井,掘好一口井后,他回来向康熙禀报。}
{康熙问他:“一口井能解决多少人马的饮水问题?”}
{思格色回答不上来,康熙骂他为官昏聩,撤了他的职贬为一般的士兵。}
{后来,康熙派遣副都统阿迪视察水草情况,阿迪回答说:“现在冰雪冻住了,不容易开掘。”}
{康熙气的要死,说:“用兵之道,贵在神速,大兵行军,断不可缺水,时当春季,地脉当融,即使冰冻也可以凿开。”}
{康熙的命令下达以后,没多久就掘出了好几口井,把地下的冰层凿开后,清泉涌出,全军欢腾。}
{为了方便饮水,康熙又让军队围绕着井扎营,这样士兵可以从不同的方向饮水,不会造成拥挤。}
{同时每口井康熙都让官兵把守,以保证用水的安全。}
{其实当时中路军慢慢靠近了噶尔丹的驻地,但是西路军还没有到来。}
{看到西路军久久没有到来,大臣们就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中路军应该暂缓前进,等待西路军的到来。有的说不用等西路军了,为了防止噶尔丹窜逃,应该火速出击。}
{然后康熙想出一条计策,让不相信皇帝会亲自来的噶尔丹知道自己来了。}
{最后正如康熙所料,噶尔丹带着部队拔营逃跑。}
{康熙之所以设这么个计,其实就是没有完胜的把握。他需要噶尔丹逃窜,自乱阵脚。}
……
炎汉·光武帝时期
“世上事最怕认真二字。”
刘秀看着康熙事无巨细的嘱托,还要掌控全局战事,想起自己领兵打仗的日子。
“管中窥豹,康熙信不过这些禁军啊。”
刘庄点头称是:
“如此观之,确实无将可用。”
“若不是皇帝亲至还懂些兵事,恐怕会重蹈萨尔浒的覆辙啊。”
……
大清·康熙时期
“帝王中,像朕这般御驾亲征,穿越沙漠、高山、草原的,又有几个呢?”
康熙背负双手,语气中带有几分自豪,但话头又一转,有了几分严厉。
“幸好朕亲临……佟国维、索额图、伊桑阿等人遇难则退。”
“怯懦是最大的无耻,半途而废是世上最没出息的行为。”
“噶尔丹跑了,就像让西路军自己独自面对!”
“一个个的,不知万历之事吗?!”
胤礽则好奇道:
“汗阿玛,你就不怕噶尔丹得知你的位置后面率兵而攻吗?”
康熙鼻子里轻哼一声,道:
“噶尔丹以前不过是一个强盗,向来没有远见卓识。”
“他听信别人的话,以为我军不能到那里,所以胆敢侵略喀尔喀。”
“但知道我亲自来了,必定会逃窜。”
“这个人,鼠辈耳。”
……
【噶尔丹退到土谢图汗部中旗的昭莫多地方,与费扬古及其所领的绿营兵相遇。】
【绿营的三个总兵,是凉州总兵董大成、肃州总兵潘育龙与宁夏总兵殷化行。】
【殷化行的三千人占了昭莫多的一个山峰,等待噶尔丹的一万多兵来到,便居高临下,用炮轰击。】
【同时,费扬古挥动董、潘二人的兵,扰乱噶尔丹的后队辎重所在。】
【然后,殷化行“鼓行而下”,把噶尔丹杀得大败而逃。噶尔丹的“可敦”(王后)阿弩战死。】
【噶尔丹想回新疆去,在途中听说他的仇人、侄儿策妄阿拉布坦,已经接受康熙的使命,回到伊犁。】
【噶尔丹派自己的儿子塞卜腾与巴尔珠尔去哈密,这两个儿子被哈密的回王捆了,送给驻在肃州的清军。】
【噶尔丹局促在阿尔泰山东麓,日暮途穷,就在康熙三十六年吃了毒药,自杀。】
【康熙三十七年二月,康熙三度亲征,驻跸榆林。】
【噶尔丹的部下把他的尸首与他的女儿钟齐海及三百户残余人口,送到费扬古驻扎之地萨奇尔巴尔哈孙。】
【康熙这才放了心,下诏班师。】
【漠北喀尔喀的几十万人口被送回,各归原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