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准备闭嘴的钱哥直起了身子,“你是不是忽悠我们呢?掐丝珐琅彩可是康熙发明的,你说这是元代的?”
赵姐和张翰宇或多或少也听说过类似的说法,纷纷看向何仁。
何仁微微一笑,“掐丝珐琅和珐琅彩还是有区别的。钱哥说的珐琅彩确实是康熙授意制作的。不过是将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而已。而掐丝珐琅器我们通常叫做景()
泰蓝。”
钱哥一脸不屑,“景泰蓝不也是明代才有的吗?”
“谁告诉你的?”
钱哥一翻手机,何仁差点笑出声,是一个公众号……
“钱哥,你哪怕看看百度百科呢?”
何仁摆了摆手,“虽说百度百科也不一定准,但是关于景泰蓝的部分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根据历史记载,早在宋元时期,掐丝珐琅器就跟着番货传入中国,但是当时并不算流行。直到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国,就是阿拉伯那些国家,俘虏了不少大食国的工匠,掐丝珐琅的制作技艺才正式传入中国。所以说,从元代开始,中国就开始自己制造掐丝珐琅器了。”
钱哥不信邪,拿着手机咔咔一顿查,然后就颓然坐在了椅子上,不过没多久,他又支棱起来了,好像抓住了何仁的漏洞。
“元代制作的那叫铜胎掐丝珐琅器,根本不是瓷器,你还是在忽悠我们。”
何仁一个战术后仰,两手一摊,“我什么时候说这是瓷器了?”
“嗯?”
赵姐弱弱地问道,“签合同的时候,上面明明写的是瓷器……”
何仁摇了摇手指,“坑人,我不行;鉴宝,文老板不行。他要是不按照普通的珐琅彩卖给我,我上哪捡漏去?”
这次就不是钱哥一个人惊讶了,所有人都愣住了。
何仁侃侃而谈,“当然,也不能都怪文老板。杏叶执壶在元代极为罕见,明朝以后才开始流行,洪武时期就留下了不少瓷的杏叶执壶。比如在朱瞻基的《行乐图》中就能清楚地看到杏叶执壶。”
“成化万贵妃的父亲万贵墓中出土了同样的金质杏叶执壶,还有明代的大女干臣严嵩,他被抄家的时候,就抄出来不少金质杏叶执壶。”
“满清入关以后,杏叶执壶就成为日常用具,很多老百姓都用得起,所以不少人认为杏叶执壶是明代以后才有的,打眼并不奇怪。”
钱哥一脸不信,“我们分不清掐丝珐琅和珐琅彩也就算了,文胖子好歹也干了这么多年古玩了,他也分不清楚?”
“如果是他自己的东西,应该是能分清的,毕竟要做鉴定。可惜这是寄卖的物件,文老板恐怕也没有功夫鉴定,愿者上钩嘛。”
众人沉默了,他们虽然不懂古董,但是也知道寄卖和自己出售的区别。寄卖就是不管东西好坏,卖家定个区间价,老板负责售卖,一经售出,概不退换。
尤其是古董行,很多人都想着在寄卖的物件中捡漏,老板也乐得用这些东西招揽生意……
钱哥还在嘴硬,“你说是元代的就是元代的啊?你有证据吗?”
何仁喝了口茶,微微一笑,“我还真有。”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