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殿下,你看看这从洛阳送来的本话本。
李世民从长孙无忌手里接过一本书,看了看问道:“三国演义?话本?”
“嗯,和陈寿所著的魏志、吴志、蜀志大有不同。”
“那不就是市井之间杜撰的故事?”
“非也!”长孙无忌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写这书的人,怕是深谙兵法之道。”
“嗯?兵法?”李世民没想到一个话本会让长孙无忌这么说。
“这是何人所著?罗贯中?没有听说过啊!”
“罗贯中是谁还没有查到,但是你可知这书是从谁那里传出来的?”
“听你这么说?还是我认识的。”李世民说道:“你说这话本来自洛阳?让我想想洛阳有谁……”
他连续猜了几个当地的名儒,但是长孙无忌都摇头否定了。
“辅机,说吧,到底是谁?”
“你可还记得当日那个跟着郑家那公子后面有一个精通算学的少年?”
“你是说他?叫……颜开的?”李世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当时不是查过,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不知道怎么精通算学,投靠了郑家吗?”
“可还不止是这样,前段时间名动洛阳的三首诗词,也都是从他那里传出来的,据他所说那其中两首诗是白居易的一首是杜牧的,但是并没有人听说这两个人。”
长孙无忌笑了起来:“一时间从他嘴里出来这么多有惊世才华的人,却偏偏只有他一个人认识,你不觉得这太巧了一点吗?”
李世民点了点头,按理说有这种才华的人,怎么也该是小有名气。
有那么一个大家不认识的,还能说出是沧海遗珠,没有被发现,但是一下出来三个……
特别是其中一个叫罗贯中的,写出这么厚的著作三国演义,虽然自己还没有看,但是既然长孙无忌说作者熟知兵法那定然不差的。
这些人就算是自己名声不显,但是不会是从地上长出来的吧?总该有师承的吧?
可查不到任何来历,那就很有问题了。
“你的意思是,这些都是那个叫颜开的少年写的?只是假托了别人的名字?”李世民疑惑的问道。
那少年不过十三四岁,写诗还好说,要写出这么厚的三国演义,他得从几岁开始写?
是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亚里士多德,能把全欧洲的羊弄过去剥了皮让他写书。
“不得而知。”长孙无忌说道:“但是这个少年确实值得我们留意一下。郑家不是进献了一种新式水车吗?”
“也和他有关系?”李世民惊讶的问道:“他追随郑不器的儿子,那应该是我们这边的人吧?”
“不太好说!”长孙无忌眯起眼睛说道:“因为太子的女儿李婉顺,几乎天天都在他的家里。”
“几个月前太子妃带着女儿出长安,前往洛阳,最后却是一个人回来的,女儿就是留在了颜开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