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木槿与陶蓁跟上,阿杨才把名字与人对应起来,正是刚刚添茶的那个姑娘。不动声色地把人记下,阿杨起身跟上,走在黛玉身侧,问:“虽然时候不早了,但太阳没落下,可要带把伞遮遮?”
黛玉看了看天色,道:“不必了,太阳火气已经消了,不久就要天黑,带上也是累赘。”又回头吩咐道:“早些把草药点了驱虫,再把窗纱撂上,留会儿窗子散散味道,待味道散干净了,把我箱子里的塔香烧上,放在外间烧,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阿杨静静立在黛玉身侧等着,陶蓁抬眼一看,发现事情并不简单,阿杨之前与黛玉并排同行时,规规矩矩少说保持了三拳的距离,生怕唐突。现在却走近不少,两人间不过一拳宽,显出亲昵熟悉的气氛。
下了船,脚踏实地的感觉让人安心不少。正是秋月,港口除()
了那些常见的各式物品,不少摊子都摆上了一盆盆秋菊,各式花色,锦重重的摆开一地,不少被过往的人带回停歇的船上。
不知为何,阿杨总觉得下船后木槿和陶蓁都分外警惕,一步也不愿离远,阿杨虽不知为何,但还是暗暗提高警惕,隐隐护在黛玉身侧。
一行人往街市走去,今日是二十整日,再因着菊会,故而分外热闹些,时候不早了,路边的摊上店口都挂上红灯笼,已经可以让人联想到入夜的盛况了。
“啊,林姑娘你看这个核舟!”路边的玩意儿难道见到这么精巧的,阿杨惊喜地俯身,拿起一只仔细瞧了瞧,“这个好厉害!做得太好了吧!”
黛玉配合得俯身去看,才发现这工艺的确是让人惊叹,她对这些小玩意儿的兴趣只是一般,但看阿杨这么惊喜的样子,细细去看,却忽然发现它的趣味来。
摊主是个看上去三四十岁的妇人,见阿杨感兴趣,得意地自夸手艺:“给你签子,你看看,这门和窗子,都是可以推的,整个江南,都找不出更精巧的核舟了。”
阿杨原也有只核舟,他费了不少功夫才赢来的,前些日子被毒萝拿去了,却远远没有手上这只精巧。阿杨那签子轻轻推动舟上的门窗,看其中景色,喜不自胜,拿起舟示意黛玉一起来看看。黛玉低下头凑过去,发现舟内各式家具摆饰一应俱全,不由惊叹。
阿杨从兴奋劲儿里稍稍缓过来,才意识到自己此时和黛玉靠的有多近,脸一下子涨得通红,结结巴巴道:“林、林姑娘要不要拿大观镜看看别的,这些玩意儿都挺有意思的。”
拿着大观镜,黛玉才发现桌上撒着的米粒大小的东西是被雕成各式样子的玉石,微微睁大了一双眼睛,满是不敢置信的样子。
黛玉挑了玉雕的芙蓉、翠竹,给贾敏挑了白玉的兰花和观音相,又挑了套姿态各异的狸奴和一套孔子讲学的玉雕让那妇人帮忙收起来。这样的大小也看不出玉质如何,但实在是新奇精致,巧夺天工。
阿杨没等陶蓁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银子塞到摊主手上,抢着付了钱,美滋滋地收起核舟跟在黛玉身侧。
“林姑娘你看那个糖葫芦,里面裹着花儿,要不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