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了掩护这两个反坦克小组,佣兵团的炮兵可以说是倾囊而出。
山炮连制造混乱让反坦克小组有可乘之机,迫击炮连最后攻击打乱日军队形,让日军短时间内无法集结兵力冲锋。
而且几十发炮弹的爆()
炸还可以制造大量烟尘,阻碍日军的视线,让张晓平他们从容身退。
反正都是一锤子买卖,周文也不怕遭到日军炮兵和飞机的反制,等到日军派出飞机来轰炸的时候,佣兵团的炮兵部队早不知撤到哪里去了。
周文苦心培养的佣兵团附属部队现在终于体现了他们的价值,也完全达到了周文组建这支部队的目的。
如果没有这些信得过而且已经配合熟练的二分队的支持,周文打死也不会让张晓平他们去执行这种九死一生的任务。
有的人也许会说可以和88师的友军进行配合和协同,但是周文绝不会把自己和兄弟们的生命掌握在别人手里,哪怕是最亲密的友军也不行。
这不仅仅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而是战场上千变万化,其中包含的可变因素太多。
火炮打得准不准?及时不及时?信息传达准不准确?快不快速等等,这还不包括其他个人因素。
这种步炮协同作战可不是简单的炮兵炸步兵打就完了,而是都有其目的性。
就像这次战斗,分工非常明确,三个作战单位的目的各不相同,关键是,都要有达成战斗目标的能力,这对国内目前的部队来说很难做到,单是信息传递这一项,没有便携式通话器的帮助,任何部队都做不到,包括对面的日军。
唯一让周文感到意外的是,这次步炮协同作战不但战术配合上很完美,就连战果也很完美。
日军整整一个战车中队12辆89式坦克,除了那辆陷入湿地,动弹不得的坦克外,其它十一辆坦克要么完全被击毁,要么车体内成员大部伤亡,设备受损,全部都失去了作战能力,甚至能不能拖回去都成了问题。
造成如此大战果的偶然因素有很多,首先是日军坦克刚好是通行在穿过湿地的简易公路上,在狭长的公路上无法展开队形,甚至连躲避的机动力都失去了。
日军的狂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十二辆坦克一辆跟着一辆密集纵列队形完全是靶子,没有任何防备和警惕。
当然,佣兵团的战术和装备以及个人能力才是最致命的因素。
为此周文只能连连感叹道:“日军战车中队都是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