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斐潜鼓舞着兵卒士气,准备向阴山进发的时候,远在南面的京兆三辅地区,已经彻彻底底的混乱了。
在李傕和郭汜带着兵马往长安而来的时候,长安城内却依旧纷纷扰扰,并没有半点大战即将到来的紧张。
弘农郡在董卓兵马洗劫过一遍之后,沿着大河一侧的许多坞堡已经被击破,许多弘农的士族逐渐的往南方的山区当中迁徙,甚至越过武关,前往豫州、荆北一带,就算是还留在弘农的人也都是小心翼翼,轻易不会往大河方向露面,唯恐遭遇到兵火。
当长安的朝廷得到了李傕和郭汜联兵袭来消息的时候,李郭的兵马已经是过了函谷关了,可是朝堂之上,依旧没有任何人对李傕和郭汜的联军加以重视,每日还是围绕着迁都的话题争论不休。
长安位于关中,原本地方就小,现在又涌入了大量的人口,董卓死后,也没有人再给这些居无定所衣食无着的百姓安排生计,顿时引发了不少问题,加上物价腾沸,每一天都在长安坊口有活不下去的百姓在插标卖首,卖儿卖女,更有那冻死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以山东士族为主的朝廷官员根本就不想待在长安,所以双眼一睁,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中说不得还有一种不为人知的小小窃喜,乱吧,再乱些吧,等到乱成糜烂之局的时候,便肯定是会离开长安了…
王允也不想待在长安,但是他也不想去往东迁都。原因很简单,二袁现在声势浩大,军权在握,去了雒阳又或是再往东边的什么地方,那岂不是又变成了董卓未进京的局面,王允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取得的权柄难道再交出去?
而对于原本在长安的这些大小官员来说,想管但是又不敢管,或者说没有办法管,他们原本在董卓的掌控之下,多多少少肯定和董卓有一些联系,现在董卓倒台,这些人唯恐被牵连,恨不得天天像个乌龟一样缩在家中,哪里肯冒着风险出来担当?再说了,这些河南伊的人,山东士族的人都不管,长安的这些当地的官员敢管?非常时期要是一顶收买人心居心叵测帽子扣下来,全家老小全数到坊口走一遭?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于是,基层的人看见了但是不敢管,高层的人不愿意管当看不见,这些迁徙而来的百姓苦不堪言,一部分人冻死饿死,而那些活下的人,实在无奈之下,便向着更荒漠的西方,或者向北面再次迁徙……
李傕和郭汜一开始还小心翼翼的慢慢一点点往长安挪,要知道在长安光驻留的军队就有三四万,再加上董卓死后周边的一些投降的军队,几乎就是他们的两三倍了,这样的兵力要是真的硬碰硬的杠上,可是没有李傕和郭汜多少好果子吃,但是看着长安的反应,似乎越来越软弱,除了最开始派出了一个使者不痛不痒的斥责和命令两人就地解散之外,就没有了多少的动静,这让提心吊胆好一阵子,甚至加倍的派遣了斥候打探长安兵马的动向的李傕和郭汜,终于是喘出一口大气。
就连一向是比较谨慎的郭汜,每天拿着斥候汇总而来的长安动向的情报,也表示了一丝乐观的情绪,开始设想着究竟要怎么攻伐长安城,而不是像之前光一直在考虑万一长安兵马出击,抵抗不住了要如何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