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涟是六科中人,谏官最是清要之职,哪怕出于维护同为东林门人的松江地方官黄尊素的利益,杨涟也会出手对抗浙党的弹劾,左光斗当然明白郑海珠的想法没错。
左光斗只又追问道:“夫人说百利?开关,除了收船引的银子和关税,还有什么利?”()
郑海珠道:“进口粮食。左老爷,大明从河北冻到江南和湖广,但海疆之外的吕宋、暹罗、占城,以及东洋尽头的亚美利加,可没有冷冽干旱,彼处的稻谷、麦子,还有喂战马喂牲口的豆子包谷,我们都可以用海贸去换来,月港一处怎么够?要我说,不只松江要开关,登来、宁波,都要开关。”
“哦……”左光斗一时竟有些哂然。
郑海珠说的那一串地名,超出了他的认知。
他这个常被朝廷派去巡按各府的御史,一直来自负遍览国情,此际却蓦地意识到,天下并不是只有大明。
左光斗赞赏这妇人的诚恳和见识,领教了她今日这番论及农事民生的言论后,更觉着她在通州的所为发乎本心的赤子之举。
……
两日后,郑海珠随着左光斗,登门拜访杨涟。
纵然朱常洛的登基大典要在半月之后,但这位由东林派力撑的新君,入主乾清宫的当天,就已经是朝野各位东林门徒额手相庆的吉日了。
杨涟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共之,”杨涟唤着左光斗的字,意气昂扬,“万岁已经准备下诏,召回先帝时被贬黜的我东林门人,景逸先生也会回来!”
景逸先生,就是高攀龙,顾宪成之后的东林领袖。
左光斗看着这位满面红光的年兄,倒不像他那般激动:“杨兄,愚弟之见,周尚书不应那样急。”
周尚书,就是如今的吏部尚书周嘉谟,政见上来讲,算是东林派。
杨涟被好友泼了冷水,一愣,反问:“为何?”
左光斗道:“更始之际,若这样快就往外头赶人,恨不得一夜之间,我们东林便把从内阁到六部的位子都占了,遭人侧目是小事,就怕有些才臣能吏,也被误伤。”
杨涟略带不屑:“谁说的?”
左光斗平和地笑笑,朝静坐在下首的郑海珠扬了扬下巴:“这位东林友人说的。”
杨涟一张满是络腮胡子的面庞,转向郑海珠。
左光斗派家仆拜帖时,已经详述缘由,既强调了这位安远夫人与黄尊素过从甚密,又提及她在京畿怒斥魏忠贤之事。
加之前几日,董其昌来应酬,送上吴淞海关图和明荷海战图时,也提过此女,杨涟便没把这位郑氏当外人,方才不在她面前避讳东林能重新得势的喜悦。
不曾想,她会对左光斗那样品评时局,并且,左贤弟似乎还挺以为然的。
杨涟遂目光一冷,冲郑海珠道:“足下便是这般看我东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