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平长平

关灯
护眼
第153章 春申君灭鲁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上的军队。

芒申的部队追在秦军将军摎后面,一路北上,一直追到赵、魏交界处的宁新中,又从那里转入上党,参加攻略河东的战斗。整整一年时间,这一万楚军远在异国他乡,被受煎熬;而且长期与楚国失去联系,后勤完全依靠赵人。而这时,春申君则在淮上地区整军经武,发展生产,广开商路,全力经营淮上。

所谓淮上,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淮河中游平原。那时的淮水,从大别山流出后,沿着大别山北麓曲折东流入海,而那时淮水下游地势低洼,退潮时虽然有大片陆地,但海水涨潮时甚至可以淹没到今天的洪泽湖一线,并不适宜居住。淮河中游平原在当时其实相当于淮河下游冲积平原。这里河流水网密布,又在山脚下,是发展农业的良好区域。齐、楚、宋等国在这里进行过长期的争夺。目前虽然归楚国所有,但时间不长,并未进行有效治理。楚王即位后,立即把这里封给春申君,就有借助其力量,大力开发这一区域的战略目的。而春申君也不负所托。他在受封淮上的第二年,就举兵攻下了薛(徐州),消除了北方的威胁。用了五六年时间把这里建设成楚国的稳定战略区。

芒申走后,春申君从秋收时就来到淮上,亲自督促这里的一切行动。他的行为让他看上去像是在牵制陶郡的秦军,让他们不能放心前往邯郸骚扰赵国,但真实的目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要彻底清理掉淮上诸国,为淮上赢得一个巨大的战略空间。

将粮食收入仓后,春申君立即将农民武装成军队,迅速推向徐州。秦国灭周,帮了春申君的大忙,吸引了诸侯的注意力。由于楚国没有大规模征兵,春申君的行动仅限于淮上的“地方部队”,所有注意他的人很少。周灭后,鲁国所受的打击最大。周不仅是鲁的宗主国,还是鲁得以生存的保障!因为鲁是周的臣属,是天子之臣,祖上是周公,为周的大功臣,这些光环是鲁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期得以生存的条件之一。如果连周都可以随便灭,那灭鲁自然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了。

鲁国君臣一方面对自己的未来心神不宁,一方面为周的灭亡而伤感,几乎没有人想到要在此时加强防务,整备军事。春申君的军队迅速穿越了滕、任两个小国的领地,出现在曲阜城下。距离周王发丧不过十天时间。

春申君遣使入城,向鲁公宣布,周王已薨,周国已灭,愿鲁委国于楚。鲁公在得知楚军连续占领滕、任后,已经逃出鲁国,鲁国公族群龙无首,被迫集体迁往下邑。逃出国的鲁公后来死在柯,大约是想逃往同宗的卫国吧。

不战而取鲁国后,春申君请来了当世大儒荀况出任兰陵令,划出鲁国的一片地方,让荀况在这里办学。年过六旬的荀况自然不会去处理那些繁琐的行政事务,所谓兰陵令不过是领取俸禄而已。

荀况本来在赵国平原君门下讲学,但平原君实在算不得一个好的“金主”,提供的条件不足以支撑荀况及其学生的生活。荀况后来离开赵国,一度前往秦国寻找新的赞助。但无论是秦王还是张禄,都无意养活一群书呆子。春申君出任令尹后,也广招门客,荀况最后到了楚国,依托于春申君门下。春申君还算慷慨,虽然知道荀况成不了大事,但学术深厚,门下学生不少,在士子中间有崇高的影响力,愿意支持他办学。但淮上是战略要地,每一分力量都是宝贵的,不可能划拨出大量经费供荀况使用。现在取得了鲁国,一下子拓地千里,划出一片幽静的去处,让荀况当个挂名的县令。一代大儒终于在这里开始了他学术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

薛城西边,泗水静静地流淌。在泗水对岸还有一座城邑,名叫沛,当时还没有设县,并无官吏入驻。城西五十里有一处聚邑,并无城池,名叫丰。以前,这里是宋国的边境。宋灭后归于齐,后来又归于楚。丰沛入楚的时间并不清楚,可能在春申君占()

领徐州之前就已经是淮上楚地了。虽然城头的旗帜不断变换,但这里并非战略要地,并没有经历多少战乱,人民的生活还算安定。无论入齐还是入楚,差别只不过是税收的主人变了,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税收总是一样的。至于税收要交给谁,由那些城里人去操心就好。

当春申君心急火燎地向徐州进军时,丰邑中阳里的两个家庭在同一天诞下两个男婴。两户家庭一家为刘氏,一家为卢氏。两家都为庶民,并无名号,邑里人随口称呼为刘太公、卢父。刘太公和卢父关系很好,两家的儿子同一天出生,中阳里的人也为他们高兴,杀了头羊,酿了坛酒,在里头广场为他们举行了庆贺仪式。在中阳里的人看来,这两家喜添儿子,是比楚灭鲁更为重要的大事——事实上,他们可能并不知道二百多里外发生的惨烈事件。

dengbidmxsqqxsyifan

shuyueepzqqxxsguan

xs007zhuikeread23z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六位哥哥护航,我是农家小锦鲤苏糖 收集末日 联盟:我,重新定义辅助! 龙族之初代种观察记录 再战明日之后 火影之水出一片天 遮天:从吞天魔罐开始 口袋妖怪,开局一只班吉拉斯 神豪帝王:开局送九千亿集团 我,魅魔亲王,绝不死于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