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岳,大乾江州人士,二十岁中举,皇太子百里长空亲测殿试,点为进士,历任州县,政绩卓著。后向朝廷上《治平十三策》,力主变法,得百里长空看重,调任京城,任刑部尚书。而今太子被废,李太岳反而入阁,全面推行变法。
李太岳所呈《治平十三策》,其一明黜陟;其二精贡举;其三择官长;其四均公田;其五厚农桑;其六修武备;其七推恩信;其八重命令;其九减徭役;其十少争伐;其十一抑亲贵;其十二约仙宗;其十三削藩王。
这十三策,前十策并无甚大碍,只是这最后三策,遭到了百里龙腾与朝廷官员的反对。
“抑亲贵”是要皇帝不再重用宦官和一些由蒙荫而获得官爵的权贵,废除司礼监,皇帝以内阁统领天下。
“约仙宗”是指对王朝境内的仙道宗门与门下弟子进行管束。由于宗门实力强大,常行不法之事,国法难治,百姓受罪。因而要严加看管,令其不得干预朝政。
“削藩王”针对的是大乾王朝的四御王,即北地王,南岳王,东兴王,西凉王。四御王分驻四方,掌握大乾半壁江山,地位尊崇,无人可极。
这四御王本为前朝所设。当年百里龙腾继位时曾有五王为乱,王朝境内遍地烽火,独这四御王不曾反叛,坐镇四方,保住大乾乱而不散。如今四海升平,四御王渐渐做大,威胁朝廷,南岳王韩玉楼更是公然反叛,出兵伐乾。
李太岳上此策,便是要朝廷废除四御王,以防割据乱政。虽然此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有些太过直白,若是逼急了,将他们逼反也未可知,故而朝臣大部分不同意立行此策。
但自太子百里长空被废后,百里龙腾突然变了心思,重用李太岳,推行新法,使得朝廷内外都有些惶惶不安。
吏部衙门里,顾亭岚靠着椅背,正在喝茶。李太岳便抱着一堆奏折走进来,堆放在案子上,言道:“这些都是近些年推行新法出类拔萃的官员,我已经请了旨,将他们升迁调动,你赶紧把旨意发下去。”
顾亭岚微微一笑,也不去看这些奏折,赶紧喊住要转身出门的李太岳,道:“太岳啊,这么急干什么,坐下喝口茶再走!”
李太岳闻言,也就顺势坐下,灌了一大口茶水,道:“变法之事甚巨,我不敢有一丝一毫松懈。朝里的老臣都盯着此事,但凡出了一点过错,那些言官御史的弹劾就要把我的新法给淹了。”
顾亭岚点点头,笑道:“我知道你的不易,这些折子我会尽快安排,你就放心吧。”
李太岳点了点头,道:“此番圣上是决意推行新法,这才调你任这吏部堂官。不然用梁阁老,贾阁老他们的人,我不知要遇到多少掣肘。”
“用事之前先用人,”顾亭岚道:“圣上看似不理朝政,可朝廷上下皆在圣上的心里装着,谁也别想闹事。”
李太岳闻言,略一皱眉:“若是太子看到这些,该有多好啊!”
此言一出,二人默然。
许久后,顾亭岚打破沉寂,出言道:“有一件事,你千万小心。除了反叛朝廷的韩玉楼,其他三王不日便会到京。目的就是为了你和你的新法!”
李太岳早就料到这一天,起身道:“我自无愧朝廷,无愧天下,任凭他们如何,也吓不退我李太岳!”
言罢,李太岳便迈步离去。
顾亭岚站在大厅里望向李太岳的背影,又转身看了看案子上的奏折,心中暗道:“太岳心急属人之常情,可皇上你为何也如此急切,难不成……”
顾亭岚不敢再胡思乱想,径自吩咐人准备下发旨意。
…………
太岳府衙门前,叶凌迈步而出,表情凝重。他与朱万全聊了许久,听明白()
不少事情。
可刚出府衙大门,一个怯生生的少年便从旁边走出来,叫叶凌道:“大哥哥,你还记得我吗?”
叶凌转头看去,见这少年模样,自是记得,他便是宋明,和青伊一起在夫子的学堂读书,他被通缉躲进天兴阁的时候,曾经见过。
“你是宋明?”叶凌便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是我爷爷算出来了,”宋明笑了笑,道:“我爷爷叫我来找你,咱们走吧?”
叶凌知道宋明的爷爷是大乾国师,宋景合。但他与宋景合并未谋面,更是不曾有过交集。
宋明回头见叶凌停在原地不动,便出言道:“爷爷说了,你要是不跟来,便会有杀身之祸,他可以帮你躲过一劫。”
叶凌闻言心中一惊,他虽然有所防备,但这宋明眼神明澈,并不似又何诓骗。
思来想去,他也只好跟着宋明离开。
却不知他二人刚刚离开,那太岳府衙门口便驶来一辆宝辇,停留了片刻,就离开了。
叶凌与宋明乘上一辆奎虎车,一路往东南而去,停在一座高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