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
“韦相多日不见,军资筹备可已就绪?”李非见韦坚终于出现,便直接问道。
“忙碌数日,刚刚协调完毕,回政事堂就是有些事情需要和李相商议一下再做定夺。”
二人回屋坐定,韦坚接着说道:
“去年山南东道、淮南道大旱,江南西道蝗灾,这三地储粮赈灾尚无余力,所以也就无法从这几处调拨,无奈之下,只能从剑南道、河南道筹备军粮,已经向他们各州府发送公文,但这些也只是能维持三个月,若是战事拉长,不知李相有没有别的办法。”
韦坚这番话一出口,李非心中随即明了,他知道张守珪听命于自己,所以除了要分他的兵,还要夺他的粮,借此进一步削弱张守珪的势力,但明面上冠冕堂皇,根本找不出任何拒绝的借口。这几道都是粮食的主要产出地,也确实如韦坚所说,李非竟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相若是感觉不妥,我们可以再行商议。”
看李非无言,韦坚适时说道。
“不用,公文既然已经发出,就依你这般行事吧,不过,新政一事,还需韦相帮衬加紧推行。”
“这是当然,不过还需圣上允诺才可。”
“流民之忧,甚于战事,我会促请圣上裁夺,若圣上同意,地方推行还需韦相着力。”
“理当如此。”
韦坚说完,入自己的厢房开始翻看奏折。
到了下午,吏部通报,王维已经到达长安,李非久等之人终于出现,便立即跑去和王维见面。
王维身高八尺,面容俊秀,风度翩翩,一缕黑髯及腰,虽人到中年,但颇有一股带有书卷气的稳重之美。见到李非,连忙躬身施礼。
“王台端不必如此,玉真公主亲口嘱托,李非不敢怠慢,想必公主已经等候多时,随我一同前去吧。”
到了玉真观,玉真公主已经在道观门口等候,见到王维,眼神之中似有流光闪烁,也毫不避讳,直接牵着王维的手引入了道观,李非跟在两人身后,稍觉有些别扭。
进入茶室,玉真公主一直问王维这些日子的经历,两人相谈甚欢,王维还送给玉真公主一沓诗稿,玉真公主更是欢喜不已,倒是把李非晾在了一边,李非也不能插话,就端坐一旁,听他们二人聊天,直到玉真公主对李非说道:
“此事由李相促成,深表谢意。”
“公主言重了,王台端此次从岭南回京,一路所见如何?”
王维有些面露难色,看了一眼玉真公主,没有回答。
“不知李相想知道什么?”玉真公主替王维问道。
“自然是各地的民生,若是公主觉得不妥,李非便不再追问。”
“李相果然心怀我大唐,这个时刻还要顾及天下百姓,自然无任何不妥,王维你尽可详述。”
“王维一路所见,流民众多,有些地方成群结队可绵延数十里,回京期间我曾于陈州、巫州短暂停留,当地几乎所有农户土地尽失,成为佃农,也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乡野之间处处可见新坟,哭丧之人不绝,深感痛心。”
“此话当真!”玉真公主闻听后,一脸的惊愕。
“王维所言句句是实,不敢欺瞒公主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