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
李非事先已经预料韦坚可能会提出异议,所以提前做了准备,听韦坚说完他的理由,李非立即说道:
“看来韦相对此事筹谋已久,要不然不会如此的胸有成竹,那我问一下韦相,即便半个月内完成军需补给,那么你是否已经确定我大唐能轻取吐蕃?”
“当然我并不确定,我此前已经说明,只是趁我大唐军士成功平叛,士气正旺之际,有更大的把握,如此可事半功倍,不知李相为何如此诘问。”
“看来韦相也不能确定结果,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一旦兵败,便是我方才所说之后果,我已向圣上叩请新政,先富国方能强兵,做好全面准备才能放手一搏。不知韦相同意否?”
“李相高见,但我韦坚还是认为时机稍纵即逝,我们养精蓄锐,吐蕃何尝不是?两年后依然不能改变如今的情势,还是让圣上裁夺吧。”
一旁的杨国忠随即说道:
“臣以为韦相所言极是,战事未开,便先涨了他人威风,臣觉得似乎有些不妥。”
“看来杨相比兵圣孙武还多了几分高明,李非佩服之至。”
杨国忠听出了李非的讥讽之意,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又无法反驳,也就不再说话。
三个人争议停止,等待玄宗做出最后决断。
“李非,朕还记得张守珪曾言,剑南如今似铁桶一般,兵精粮足,吐蕃根本不足为患,如今吐蕃主力集结在青海一带,那张守珪守护西疆就更加轻松。那就分兵河西陇右,交由王忠嗣指挥,岂不正好。”
李非完全没想到玄宗会在这个时候,会把主意打到张守珪的身上,如今看来,上次张守珪实力暴露的后果已经开始显现,玄宗此举明显是为了削减张守珪手中的兵权,可自己又找不出理由拒绝,只能说道:
“臣还是觉得,国库难以支撑战事,还请陛下三思。”
“吐蕃三番两次挑衅于我,若是一直退让,好似我大唐无人,传朕的旨意,让张守珪分兵十万补充朔方兵力,待时机成熟,一举荡平吐蕃,此患不除,朕心难安。另外,告诉张守珪,让他借此机会征伐南诏,排除后顾之忧。”
说完,玄宗便径自离去了。其实李非让玄宗来政事堂,心中已经预料到是这番结果,他就是想看看韦坚如何表态。玄宗心意已决,任凭自己如何去劝,恐怕也抵不过韦坚和杨国忠的私下进言,不如三人合议,直接让玄宗定夺,如此不管将来结果如何,不致招来玄宗的怨念。
“李相,圣意坚决,你看不出来吗?”韦坚一旁说道。
“那以后就要劳烦韦相了,筹措粮饷我无能为力,只能按你刚才所言,从地方调拨,国库空虚,杨相也需要想个法子解决。我会按神明之意上书新政,与吐蕃一战,就要靠二位鼎力合作了。”
杨国忠一听,立即起身说道:
“我们二人鼎力合作?那你呢?”
“若需要我建言,自然义不容辞,毕竟二位主战,圣上也遵从了你们二人的意愿,自然是以你们为主,至于何人为帅,那就等圣上的旨意了。”
说完,李非去往一旁的书房,开始提笔书写新政所需采取的措施条款,把韦坚和杨国忠晾在了大堂。
杨国忠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转身对韦坚说道:
“韦相意下如何?”
韦坚当然明白杨国忠的意思,立即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