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咯~”
“黎民书院修好了,再过两天,村里的孩子们就可以读书了!”
“咱三山村应该是第一个有书院的村子吧?县里的平安书院可要不少束脩呢,不知道吕秀才的束脩贵不贵啊?”
“不知道,但是吕秀才应该不会收多少束脩吧?他可是把咱村子当成第二个家的呢!”
“你们这群妇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孩子能读书那是多大的好事儿?大牛为啥那么聪明啊?还不是因为小时候读过一年书?人家现在可是平安县男呢!光宗耀祖!挣得钱比当初读书的钱翻了多少倍了!”
“对对对!孩子能读书是大事儿!不管多少束脩,只要能让我家孩子念书,我都愿意出!”
“哎,这才对了嘛,咱待会儿就去问一问吕秀才这束脩是多少!”
……
三山村村口,随着两边一栋栋院子林立起来,村民们脸上都是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和期待。
无他,因为这些屋子里面,正对着三山村外的那最大的一栋院子,大门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黎民书院!
而在院子里面,更是立着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上面挂着一张油布,同样写了一行字——凡黎民百姓之子,品行无碍者,皆可入学。
这句话是吕秀才写出来的,也是他表明的态度,他要将自己一身所学奉献给这一片地区的黎民百姓。
所以,当村民们在江老七他们几户修出了新房子的人家喝了上梁喜酒,看着新修起来的学堂,议论起吕秀才要收多少束脩的时候,吕秀才从族老手中接过喇叭站到了众人前方。
“诸位乡邻,我吕秀才是什么来历,想必不用我再多说了,承蒙诸位乡邻心善仁德,给了我们一家人生存下去的希望和机会,吕某一直欠大家一句谢谢,今天在这里,请诸位乡邻受吕某一拜!”
说到这里,吕秀才行了个书生礼,向着围聚在书院外面三方的村民们各自一拜。
“哎哟,使不得使不得,我这乡下大老粗哪里受得起读书人的一拜啊!”
“吕秀才你真是跟我们客气了,大家伙儿早就把你们一家当成村里人了,你这是要让我们不好意思啊!”
“就是,还有孩子们在场呢,吕秀才你可是答应了要教咱们村孩子读书的,现在你这个当先生的反倒给孩子们行礼,那还得了啊?”
……
一群淳朴的村民们都被吕秀才的大礼给吓了一跳,诸如王老五土根叔他们更是往旁边跳开,不敢承受吕秀才这个大礼。
“行了,秀才,有啥话你就直说吧,都是一个村子的,太客气了反倒让人见外!”
族老笑着说道,他对吕秀才这般知晓感恩倒是颇为满意,毕竟没有谁愿意帮一个白眼狼,以前总听人说负心总是读书人,看来这读书人也不是都会负心汉嘛。
“诸位乡邻们刚刚提到了束脩的问题,我就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在这里跟诸位乡邻们说一下……”吕秀才坚持行完了感谢礼才直起身来,将喇叭放到嘴边,笑着对村里人说道:
“城里的平安书院,我打听过,最少要五两银子一年!而城里的那些私塾,最少也要二两银子一年!”
“吕某一家承蒙各位乡邻照拂,不敢以圣贤文章赚取乡邻们的辛苦钱,是以,吕某的束脩,一年只需要一两银子!”
一群提着呼吸的村民们听到这里,才齐齐松了口气,相互看一眼对方脸上都是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一两银子一年,这么算下来,一个月都不到一百文啊!”
“吕秀才当真是个好人!城里那些读书人还瞧不起咱们呢,可吕秀才跟他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