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州却蹙眉:“盐税自古以来被视为国本,国之税收,盐独占三分,若长公主想从降低官盐入手,是绝无可能。”
“如果在不损朝廷利益,且让朝廷获利的情况下,降低官盐价格呢?”姜扶光出声问。
黄景州面色变得郑重:“倘若长公主真有这样两全其美的办法,黄某愿意联合御史台中相熟的御史,为长公主打头阵。”
但凡朝中推行新法,少不了御史台从中推动。
但朝廷推行新政新法并不容易,每一条新政新法的背后,都是一场惨烈的权利争斗。
倘若能成功,固然名垂千史。
可一旦失败,也会祸及满门。
黄景州是信任长公主,愿意以命相托。
()
“官盐每斗(一斤)四百文,这个价格在历朝历代都不算低,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每年光是食盐的花销,不会低于二两银子,这对大部分百姓家庭来说,都是一笔负担很大的开销。”
“他们吃不起官盐,只能吃私盐,是因私盐便宜,每斗高不过三百文,品质越差,价格就越低,最差的黄黑盐,每斗只需一百文,甚至还会更低。”
“南朝至少有一半的百姓吃的都是私盐,相当于,朝廷每年少收了至少一半的盐税,官盐价格高,实则损人不利己,既是有害无利,为何还要继续推行?官盐价格愈高,真正得利的,不是朝廷,不是百姓,而是那些丧尽天良的盐贩。”
黄景州顿时说不出话来。
“我在来杭州的途中,在淮安一处私渡附近的村子借住了一晚,一村百口人,人均寿命四十余终,壮劳人手脚僵麻,做事迟缓,孩童发育迟缓,个子矮小,瘦弱,神情呆滞,他们都是受私盐所害。”
“倘若任由私盐泛滥,这将是我南朝的未来。”
岳辰也不禁神情动容:“想要扼制私盐其实很容易,户部选定地方有名望的商人,将部分盐产交给商人制作,让商人制盐、售盐,由朝廷向盐商收取盐税,保证朝廷税收,使朝廷获利。”
“同时,盐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自然会防止私盐入市,伤害自己的利益,私盐没了发展的沃土,就不会猖獗发展。”
以商抑私。
地方有名望的商人,不仅家业庞大,背后官官相护,还有朝廷的支持,能轻易抢制私盐发展。
黄景州摇头:“这样做有利也有弊,万一地方盐商私自加大制盐,流入市场,逃避盐税,损害的还是朝廷的利益。”
朝廷给了二十万引盐的定额。
盐商私自制盐三十万引,就相当于,他们每年少缴了十万盐引的盐税,损失的还是朝廷。
盐流入市场,连查都无从查起。
“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岳辰有些无奈,“但,盐商不会过度加大制盐,使大量商盐入市,一来会惹恼朝廷,二来大量商盐入市,会导致盐价下跌,损害的也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地方有名望的商人,与普通商人不同的就是,他们不仅有赚钱的头脑,魄力,更有远超常人的远见,不会贪一时小利,他们首先要维护朝廷的盐价,保障自己的利益,在可控的范围内,私自加大制盐,让自己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