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功高盖主而惨遭“驱逐”的田单,太知道在战后将要发生些什么了。尤其是赵括还存在着瞒报军情,这样恶劣的行径。
什么?隐瞒军情是为了瞒住秦国,是为了打赢这场战役?
那是你的看法,在上位者的眼中,这样的行径简直恶劣无比,哪怕你刚刚拿下一场旷世大战,哪怕你的隐瞒都是为了最后的胜利,这些隐瞒都会成为功高盖主的铁证。
甚至,这样恶劣的行径在上位者眼中,还不如干脆就败了。
至于赵廷会如何对付这样一位“功高盖主”的英雄,田单甚至都已经看到了。
首先,朝廷一定会大张旗鼓地宣称赵括这位年轻的爱国者,也算是对这位英雄的褒奖。以表明接下来的做法的公平、公正性。却绝口不提此战的过程,尤其是其未雨绸缪的布局,更是只字不提,以为接下来的布置埋下伏笔。
接着大粮山中藏兵的故事会被有心之人悄悄提起,人们会恍然间发现,自己心中那个“伟光正”的英雄的身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瑕疵?
再接下来,一群“正义”之士会掺杂在人群之中,要求给他们的“英雄”一个解释,要把这个污点擦去。可是在这群正义之士的“擦拭”下,渺小的污点会变成大滩的污渍。
而此时,长平之战已经褪去了荣耀的光环,人们对于苦难的记忆总是短暂的,因此,赵括“挽狂澜于既倒”的形象也在时间中渐渐被遗忘,人们记住的只有那滩令人生厌的污渍。民心就这样失去了。
随后,赵括身边的人便会被调查,比如许历,无论赵括保或者不保都会掉入挖好的巨坑之中。保了,那便是任人唯亲,枉顾律法;不保,那就是无情无义,枉为主将。羽翼也就随即被剪除了。
接着,案子会被按下,在赵括付出绝大代价之下。
但就在你以为从此可以相安无事之时,厄运便会突然降临......
“驱逐”,或许对于赵将军而言,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尽管知道赵括即将面对的是什么,田单却对此无能为力,他虽然有着望诸君的名号,但实际上他一个齐国人,哪里能真正进入到赵国的决策中心?更何况,武将从来在朝堂上说不上话,无论哪个国家!哦,除了秦国......
或许与蔺上卿交好的廉颇会有所办法,可廉颇私往大梁,借兵魏国,蔺相如想要保住廉颇都不容易吧,更别提去捞赵括了。
只是,能够布下如此大局,甚至将久经沙场的武安君白起都套了进去的赵括,会不知道战后要面对的是什么吗?
明知身前便是百丈悬崖,却毅然踏上路途,或许原因只有一个吧!
——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