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的去世,也为整个江东埋上一层阴霾,远在会稽的江东文武自发带孝,以祭奠鲁肃。
而与鲁肃的棺椁一同被运回柴桑的,还有那封绝笔之信。
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在孙权的院子中响起,孙权的内心此刻如同刀割一般。
和向来强硬,并且威望太高的周瑜比起来,鲁肃才是他真正的心腹直系。
鲁肃为人才高而不骄傲,允文允武而不贪恋权势,目光长远,善于劝谏。
可以说面和心不和的孙刘联盟能撑那么久,鲁肃自己起码占了一半的功劳。
鲁肃凭借高超的外交手段以及出色的内政能力,帮助东吴平定了一次又一次的危险。
现在鲁肃一死,江东恐怕没人能接替鲁肃的位置了。
“报!!启禀主公!都督棺椁已经运回城中。与之一同运回来的,还有都督生前留下的一封信。”
“信在何处?速与我取来!”
孙权哪怕没有看信,便已经猜到了大概:“子敬定是想劝我暂时放弃西进的想法,联合刘备北上。
只是……唉!!”
挥退下人、亲信后,孙权一个人坐在空旷的厅堂中。
一旁的灯台上的烛火忽明忽暗,不知缘由。
孙权将信封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垂目思索良久,最终起身,手持还未拆开的信件送上了一旁的灯台烛火中。
哗啦一声,只见原本微弱的烛火,借着这薪柴再度燃起,明亮的烛火照耀在孙权的脸上,映射出一片阴影。
“子敬啊,非卿不对,非孤不明,只是北上……谈何容易啊!”
也许是在合肥碰壁的次数太多,孙子现在天然的对合肥有些本能的逃避与恐惧。
随着最后一片信件的焚烧殆尽,孙权转身离去,前往鲁肃家中灵堂祭奠。
可就在孙权转身没多久,那朵本就是强弩之末的烛火在经历一瞬间的强盛后,竟然径直熄灭。
鲁肃的死讯也传到了江夏,诸葛亮与关羽二人站在城头上一言不发。
诸葛亮仰头观望天象,一身淡蓝色长衫被风吹的衣角拂动,胡须也随风而动。
关羽也有些神色黯然。
因为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关羽都明白,鲁肃一死,恐怕江东,不可信矣!
关羽悠悠叹息一声:“想不到一屋子的鼠辈,竟出了子敬这样的人物,只可惜……”
诸葛亮脑海中也闪过曾经和鲁肃亦敌亦友的画面。
“唉?孔明啊,事情怎么能这么算,我江东……”
“孔明,此事劳烦你回去劝劝皇叔……”
“孔明,如今天下局势明朗,你我两家若想生存,唯有联合,以弱抗强。
介时,我主出合肥,以吞青徐。皇叔出汉中以扼关中,如此方有一线生机啊!”
鲁肃的死对于诸葛亮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朋友,更是一位见解相同的知己。也是一位令人信得过的君子。
诸葛亮收起心中的悲伤情绪,转身叮嘱道:“云长,如今子敬去世,江东对我们的态度已经不能预料,需早做提防。
我带回来的一万精兵,悉数与你,荆州其他地方若事不可为弃之以保存实力。
但武陵、宜都不可有失,必要时,可以放弃夏口,退守宜都。”
诸葛亮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诸葛亮也是和他老丈人学过识人之术的。
而且孙权他也见过好多次了,这孙子太不是tm东西,薄情寡义,反复无常,目光短浅,刚愎自用,贪得无厌。基本上人主最忌讳的几个毛病,他都有!
他的基业是他哥留下的,()
可是他是怎么对待嫂子和侄子的?
孙权还喜欢动不动:莫非我不知兵耶?
说句难听的,要不是有周瑜鲁肃两个人给他兜底,这货能不能活到现在都是两说。
诸葛亮这是准备,一旦孙权再度背刺,便让关羽立刻放弃江夏及江陵以东全部的城池。
优先保住荆州军以及刘备出蜀入荆的路线为主。
本来在计划里,汉中应该被刘备拿下,成为刘备的一块跳板。
可惜谁也没想到,兵足民富又有天险据守的张鲁就这么投了。
现在刘备面对着和江东一样的局面,有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好消息:益州有天下第一险关的阳平关为守,别说十万曹军,就是二十万,也休想强攻进来!
坏消息:阳平关落老曹手里了……
要不是诸葛亮又造了道剑阁天险,刘备这会都让曹操变成泡芙了。那是想怎么进入就怎么进入。毕竟你家门钥匙在曹贼手里呢!
现在原本用来抵御曹操进攻的天险,成为了扼制刘备发展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