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令前脚刚走没多久,李大勇后脚就回来了,身穿单衣扛着锄头,脸上汗水混合泥土往下淌,他脱下布鞋,一手扶着门槛,一只手把鞋倒过来倒土。
一进门就道:“娘,令哥呢?”
李老太坐在那里唉声叹气,忙不迭告诉李大勇:“儿子,咱们送虎头去读书好不好?”
李大勇犹豫着穿上鞋,“娘,咱哪来的钱呢?”
他媳妇没了孩子后,身体一直很差,为此李大勇借了不少亲戚外债,才刚还清楚没多久,家里的情况属于是没啥大事不会饿死,一有点事就饿肚子。
这种情况送虎头去读书,无异于天方夜谭。
可李大勇想到徐令刚来过,忙问:“是不是令哥说什么了?”
“他说他在村里建了私塾,问你愿不愿意送虎头去莲花湾子那边读书,就算日后不当官,读点书明白道理,哪怕去城里给人干活,也能多赚些。”
李大勇迟疑道:“咱们亏欠令哥的已经够多了,还叫他花钱给虎头读书,这叫什么事?”
李老太叹气道:“他也说了,他生意越做越大,手底下缺人手,养虎头几年,等他长大了,就是自己人,给他办事他也放心。”
她愁就愁在这点,徐令人是好人,救了他们一家,可把虎头送去那边,是为奴为隶呢,还是怎么说?她搞不清楚。
只好问儿子,希望他能拿个主意出来。
李大勇想了想,“娘,我看就送虎头去吧,日后跟着令哥,虎头会比我有出息。”
此话一出,李老太也就知道了孙儿的命运。
徐令回到家中,再次受到热烈欢迎,他出去大半个月,赵臻都回来了,还不见徐令人影,徐氏急的不行。
见儿子回来,才把心放到肚子里。
徐令把礼物分给家人,又检查了弟弟妹妹的学习进度,吃***扶着顾迢出门散步,走到村里私塾附近,看见已经建好的私塾,徐令也是非常满意。
他花上百两在村里建私塾,私塾建在村里半山坡处,不仅有读书的教室,还有供给夫子和家远的学子的住宿处,为了点缀,徐令还请人在山坡种上绿植,果林花树林立点缀山坡,俨然已经有了私塾的气派之感。
私塾还没起名,外头有一座石碑,上头刻着徐令的名字,就跟捐钱铺桥铺路一样,谁捐了钱,就会刻石碑立在路边,一个道理。
附近几个村子都知道徐令的壮举,知道莲花湾子有了私塾,没少托人打听私塾怎么收学生,就连那卖猪肉的孙屠户,也帮他岳丈到徐令这边打听了。
徐令自然想让学生越多越好,却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名声和人才。
可苦恼之处就在于,单凭一个范世清,累死也交不了那么多学生啊。
这下好了,出去一趟带回来一个惊才绝艳的天才做夫子。
适龄儿童,算你们有福气!
顾迢问起私塾请夫子的打算,徐令便把外头的事情都告诉她了,却没说自己假扮连先生做的那些事,只说是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读书人,不日就会来到村里。
他想过要不要对家里人坦白自己的野心,可又觉得时机未到。
万一吓着顾迢,动了胎气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