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这想法倒是挺新奇的。”
周昭武眼前一亮,他听出王诚话里的意思了,沉吟道:“你的意思是,察举品级可能会存在私相授受的情况,缺乏一个更加公平的考察机制。”
王诚点头,暗道周昭武眼界真的不是寻常人有的,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那你觉得采用何种方法更加公平?”周昭武问。
王诚道:“不怕众位大人笑话,王诚本是江湖中人,江湖中人决出强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比武。军中决出强者,完全可以采用比武。”
“王将军真不愧是猛将!”
忽然一道声音响起,只见一位穿着红色官袍的男子从文官一队走出。
他五六十岁,身材瘦削,脸有些黑,额头、眼角、鼻下都遍布着皱纹,颌下一缕胡子灰白,一双眼睛()
如同刀子一样,不怒自威。
王诚微微偏头看着这人,他竟然认识,新任光禄大夫——魏诤。
魏诤先对着龙椅上的周昭武行了一礼,而后看向王诚道:“王将军莫不是以为这天下的官员都是靠拳头打出来的?”
“王诚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王诚不慌不忙道。
“这么说,王将军的方法并未全部说出?”魏诤道。
王诚点了点头,而后看向周昭武,道:“说到底比武也是一种考核的方法,相比于别人的举荐,比武更加的公平。比武不看门第,不看出身,看的是实力。”
“即便是军中,单靠拳头决定实力大小,恐怕也很难角逐出真正的名将吧?遍观古今,任何一位名将必是精通兵法之人,只凭拳头说话的莽夫可当不了名将。”魏诤道。
王诚道:“魏大人所言不错,比武只能决出个人勇武,真正的名将是沙场中磨炼出来的。军中之人是否精通兵法,是否有名将之姿,各给他们一部分兵马,挑选一处地方,让他们斗上一场就是。”
“嗯?这方法好!”
这次开口的却是右丞相程知进,他走入殿中,对龙椅上的周昭武行了一礼,道:“大王,一直以来,选拔将领都是历朝历代最为头疼之事,因为耗时太长。但如果用了武安侯的方法,不敢说一定能选出名将,但挑几个有资质的将胚子还是可以的。不要多,每次挑选三五个,每年一次,这四五年下来,也有二十来个了。”
不少人听后,都忍不住倒吸凉气。
开玩笑,真要这么筛选下来,不出十年,大周能独当一面的将领会迎来暴增,并且接下来会像雨后春笋一般,越来越多。
“武安侯这方法确实不错!”周昭武点头说道。
王诚这时又补充道:“兵法韬略这些都可以学,大王与右相都是带兵之人,完全可以开办学堂,教授他们兵法。”
这话一出,周昭武有些坐不住了,他如何听不出这里面的意思。
如果他亲自去教授兵法,那些人岂不是他的门生?
未来,那就是他的嫡系!
军队是他最看重的,自从即位以来,他一直在改革军队,削弱那些勋贵在军中的影响力,若真的采用王诚的方法,他就能一举瓦解勋贵在军中的力量。
能看出这点的,自然不止他一人,其他人也相继看出来了。
有的人眼里已经冒出了无比怨毒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王诚。
这是要断他们的根啊!
“咳……咳……”
周昭武明显感觉到殿内气氛不对劲,连咳了两声,才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过来,开口说道:“武安侯的计策很好,但鱼龙混杂之辈进入军中,若本身就是个野心之辈,他日再获取高位,天下还有谁能治得住他?”
“不错!这是朝堂,哪能让什么阿猫阿狗混进来?”
“江湖中人,都是草莽之辈,如果让这些人进入朝堂,那这武德殿成了什么?”
“是啊!大王!即便选拔人才,也不能让这些江湖中人混进来!”
“自古黑白分明,朝廷是白,江湖是黑,怎么能混在一块儿?”
……
众人越说越离谱,并且矛头很快便指向了王诚。
认为王诚自己江湖出身,自己就不干净,还想把江湖中人搅和进朝堂中。
“王将军,你到底居心何在?”一名身着红色官袍的三品官员指着王诚怒道。
王诚有些懵,天下那么多人,良家子弟不知多少,为什么偏偏揪着江湖中人不放?
不选拔江湖中人就不选呗,选那些身世干净的人不就行了。
()
突然,他想起来了,恨不得往自己脑袋上拍一巴掌。
他这是动了这些世家的蛋糕了!
要问科举制对什么势力冲击最大,自然就是那些门阀世家。
可是,他这明明还不算是科举制,顶多算是武举,没想到竟引来那么多恶意。
他现在很想知道周昭武的反应,毕竟科举制的实行,获利最大的就是周昭武本人,于是暗暗向他看去。
只见,周昭武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台下一众大臣。
也不呵斥,也不说话,仿佛像一个观众看着一群猴子上蹿下跳。
王诚不禁一阵恶寒,好深的城府啊!
刚才那些话一定是周昭武故意说出来的,就是想试探一下百官的反应。
王诚也是这时才恍然明白,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要经过数百年,这里面的阻力真的太大了。
周昭武必然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试试众人的反应。
明白了这点,王诚也就不再反驳。
没有了王诚的参与,那些叫得最欢的大臣刚开始越说越激动,很快意识到不对劲,渐渐把嘴闭上。
周昭武这时开口:“今日议事到此结束,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