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不劳二主。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坑一个人的时候,第一次也许会心怀愧疚,但第二次就理所当然、水到渠成了。
所以,当三人带着泥魃扣响水月观的大门时,是分外的坦然。
甚至于原来还扭扭捏捏的冯翀,在出城门前,主动要与两人统一说辞,譬如真人拒绝,该怎么劝说云云。
李长安倒没想这么多,人家真不乐意,还能把妖怪硬塞进去不成?
但眼瞧着山门里迟迟无有回应,他干脆四下张望,回头远眺来处。
水月观掩在潇水城外的一座小山当中。
此时的山门前方,是视野开拓、月光皎然。
远眺所见。
近处是一片郁郁苍林,一条幽僻石道掩藏其中,蜿蜒往山下而去。再远些,河水缓缓东流,映出月光粼粼,潇水城便安睡其畔。城中灯火寥寥,大片的藤萝簇在墙头、在巷尾、在桥畔……
花色浮于夜色。
宁静而安然。
而更妙的是,若把潇水比作画布,藤萝比作画笔,涂抹出来的色彩竟是出乎意料的均匀和谐,像是高手下笔勾画出来的一般。
道士正瞧得出神。
观里也终于有了回应。
门扉“滋呀呀”打开半扇,一个小道童提着灯笼探出身来。
“呀,是冯道兄回来了,此行可曾顺利?”
说着,又歪头瞧见了随行的李长安和薄子瑜。
“还有一位道长和差爷,夜里风寒,请快快进来吧。”
三人已吹了半宿冷风,哪里还会客套?
忙不迭挤进门去,大门一关,着实暖上许多。
“无忧,真人在哪儿?”
甫一进门,冯翀就急忙叫住了道童。
“我有要事相商。”
“师傅在静修咏经。”
不料,道童却摇起了脑袋上的羊角辫。
“嘱咐过了,今夜不见外客。”
那岂不是要等到明天?
三人恨不得现在就一探寄生妖虫的究竟,再说封印也不太牢靠,哪儿有这闲等的功夫?
薄子瑜已是一步跨上去,一对眼珠子因着焦急与熬夜,红得赛过了兔子,直楞楞瞅着,怪是吓人。
“小道士,咱们真有急事!”
“急事?”
小道童胆子挺大,也没被捕快唬住,反是笑问:
“是在城里分发黄符……”他指着李长安背上的背篓,“还是背篓里的那只妖怪?”
几人面面相觑,颇有些尴尬。
毕竟厚脸皮是一回事儿,被人当面揭破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真人知道呢……”
冯翀一时有些讪讪。
道童却笑出一些狡黠,冲三人招了招手。
“家师已有吩咐,三位跟我来便是。”……
夜色已深,观中寂静。
道童提着灯笼,将三人引上一条廊道。
灯火昏黄,光影流转间,照得墙上壁画竟有“蠢蠢欲动”之感。
李长安注意这些壁画已经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