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他老人家的《三国演义》,崇刘抑曹,更是把孙权,完全描写成了配角和打酱油的,因此即便熟读三国,人们也还是会对东吴一派势力产生不少误解。
实际上,表面风平浪静,一堂和气的江东局势和君臣关系,远没有那么单纯和谐!否则,又怎么会发生孙韶乘机叛乱的事情呢?这肯定是长期积累的矛盾,突然爆发所致!
同样,孙权与周瑜、张昭等人,实际上是存在分歧和芥蒂的,并不是铁板一块!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周瑜对孙氏政权的忠诚度,可实际上两个人相处得并不算融洽!
问题主要是出在孙权的心态上,他长大了,也想独掌大权,原本掌握权力的周瑜和张昭,便由柱国重臣,成了绊脚石。正所谓功高盖主,孙权已经越看周瑜越不顺眼,周瑜呢又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才导致了他后来的悲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周瑜英年早逝后,周氏一门便彻底销声匿迹了,他的后代再没有人建立功勋,甚至连名字都让人很陌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孙权虽然厚待了他们,却压根就没有给周氏后人任何建功立业的机会,足以可见孙权心里对周瑜其实是早有不满的!
自古以来,权臣大多都是这样的结局,尤其是那些功高震主,进退失据的权臣,死后几乎都遭到了清算,原因无外乎他们活着的时候,权柄过重,君弱臣强,使得君王的心里,早就埋藏下了怨恨的种子,待其死后,生根发芽了!相比较而言,孙权厚待周瑜子嗣,联姻连亲,封官加爵,已经算是很有良心的善举了!
眼下,孙权也是好不容易以“西路为主,必公瑾以镇”的借口,把周瑜赶去柴桑领兵,总算让他离开了权力中心吴郡,搬开了这块绊脚石,可现在,面对曹军威胁,他又不得不仰仗周瑜,甚至大政方略,也得征求他的意见,孙权这心里,别提有多么别扭了!
因此,鲁肃建议召周瑜回吴郡,共商大计,孙权也是极其犹豫!他也是生怕自己弱化周瑜影响力的努力付诸东流,根本不愿意让他重回吴郡!这可怎么办呢?
“公瑾驻柴桑重地,未肯轻离,恐有失也……”孙权手捋红须,思虑良久,显然不打算召周瑜回吴郡!所谓周瑜岗位责任太重,不可擅离职守,完全就是个借口罢了。
鲁肃目睹孙权如此犹豫,便也把他的心思猜了个八九不离十!鲁肃是个老实人,但他同时也是个精明人!也只有真正的精明人,才能像他这样,游走于各派政治势力之间,却能超然事外,游刃有余,八面玲珑。..
鲁肃早已知道孙权有忌惮周瑜之心,更明白他派周瑜去西线统兵的背后深意。可鲁肃既是孙权最信任的亲近参谋,同时也是周瑜的好朋友,他夹在两人中间,一直以来,也是苦心孤诣,从中斡旋,试图调和二人之间的矛盾,不使其激化,可谓用心良苦。
就好比这一次,凭鲁肃的才智,他怎么会拿不出应对方案?却故意不说,让孙权与周瑜商议,目的也是为了趁此机会,让早已远离权力中心的好朋友周瑜,重新得到主公孙权的重用与信任,尤其面对如此天下大变之局,除了周瑜,鲁肃还真想不出江东还有谁能替孙权承担起如此重任!
眼见孙权似乎有要拒绝之意,鲁肃也是暗自感叹:这俩人,怎么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呢,自己费尽心机,就是想让他们能多多接触,趁这一次机会,协力抗敌,增进感情的同时,也能化解彼此心中的芥蒂,否则将帅失和,于战不利啊!
“主公所言甚是,某有一策,不知当讲否……”鲁肃自然不敢拧着孙权来,而是先赞同了他的说法,并提出自己有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