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舸去黑市这天,盛启晖骑车去了杨安村。
这个时候,杨安村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稻谷收割。
村里所有人,包括小孩子都被动员起来,下地干活。
收割下来的稻谷,被捆成一捆捆的,用拖拉机拉到打谷场上晾晒,再用打谷机脱粒。
七十年代的打谷机比较简陋,是脚踩的,但坏了依然很麻烦,需要专人维修。
在这个忙碌的时期,最怕的就是这两样设备趴窝,实在太耽误事了。
盛启晖这一趟到杨安村,就是去帮忙修理打谷机的。
比起拖拉机,打谷机要好修理的多。
一会儿工夫就修好了。
杨安村这边完事后,盛启晖立刻被其他村的大队长给请走了。
一天下来,直到傍黑才修完所有设备。
背后的背篓里,也装满了各个村给的农产品,鸡蛋、鹅蛋、小米、小豆、玉米面,甚至还有一只兔子。
外面风声没那么紧后,上山打猎的人逐渐变多,这只兔子就是从山上抓来的。
背着沉甸甸的背篓,盛启晖吭哧吭哧蹬自行车回家。
好在现在电量条有85%之多,但凡少一点,他指定就蹬不回去了,得躺半道上。
十月末傍晚的山路上,冷风飕飕地刮在脸上,好在早上临出门时,苏舸担心他冻着,提前帮他找出来了围巾和帽子。
围巾和帽子都是新的,苏舸见樊雪勤给卫国平织毛衣,便也买了毛线,给全家每人都织了新围巾和帽子。
新织出来的围巾和帽子相当密实,盛启晖戴着它们,在深秋冷风中,依然觉得很暖和。
媳妇这会儿一定在家等他吧,想到这里,盛启晖更加卖力地蹬起自行车。
到了家,苏舸早就回来了,已经做好晚饭等着了。
一进家门,盛启晖就把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给苏舸看。
两口子怕被人发现,连盛锐和盛佳都不告诉,直接将背篓拿进厨房,把门关严才打开查看。
“呀,还有一只兔子?”
苏舸看到背篓里的兔子,兴奋地低声叫了起来。
“是村里人上山抓来的。现在管得没那么严,他们也能经常上山打点野味了。”
盛启晖随口说道。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苏舸问:“他们打来的野味卖不卖?如果卖的话,咱们收购了,拿到城里卖,应该能挣不少钱。”
盛启晖沉吟了下,道:“想法不错,是条路子。”
苏舸原本还担心盛启晖不赞成,毕竟环境才刚松动,很多人还在观望状态,担心再恢复到动荡时候。
然而盛启晖二话不说,就表示支持。
“这段时间村里忙着割稻谷,没时间上山打猎。等过段时间我去问问,要是有的话,就收购一部分回来卖。不过天气眼看要冷下来,估计就算有,差不多也是今年最后一批了。”
“要不今年就算了,明年再说。”
“没事,我反正有空,过去问一嘴没事的。”
然而,盛启晖没能再次去杨安村。
十一月初,滨江市下了今年第一场雪。
雪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人们推开家门时,外面已经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不过因为才十一月初,白天温度偏高,雪存不住,太阳一出来,没多久就化成了水。
这就导致晚上温度骤降至零度以下后,地面结出大片的冰块。
大家走在路上都要小心,遑论骑自行车了。
盛启晖早上没让苏舸骑车上班,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