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鲁国风云

关灯
护眼
第183章 介子来访:通晓六畜之语的古人,真的存在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可以说,凭着鲁僖公这几年来的灵活外交,鲁国获得了大把的好处。甚至可以说,晋楚城濮大战以来,在当时传统中原列国中,除了齐国收回了被楚军占领的谷城,消除了公子雍的夺位隐患,成为除晋国之外的最大赢家外,鲁国的收获令人侧目。

要知道,城濮大战前一刻,鲁国还是晋国的敌人。如果,鲁僖公不是牺牲了公子买,那可以想象的是,取得胜利的晋国必定对鲁国予以报复。

看看那些个诸侯吧:卫国、曹国这两国,直接被晋国给灭了一次;陈国、蔡国是当时跟随楚国的战败国,战场上就损失了大量的士兵和战车军器;郑国、许国不但战败,还在战后都遭到了晋国的再次讨伐,受着重伤。

只有鲁国,不但没有遭到报复,反而在政治上与晋国迅速交好,与周王室关系更加密切,还得到了济西之地这样的大实惠!

所谓一路顺,路路顺,鲁僖公的好事还没完哩。

公元前631年春,介国国君介葛卢前来朝见鲁僖公。只是当时鲁僖公实在很忙,当时他正跟着晋文公参加一系列的国际会盟等事务。

介国,位于今山东胶州,颛顼高阳氏的后代所建的东夷小国,可以说是山东半岛原生土著居民之国,历史十分悠久。

等鲁僖公回到曲阜时,已经是到了冬季了,这位叫介葛卢的介国国君居然耐心地等着他,差不多等了一年。

鲁僖公听说后,问公子遂道:“就是那位智商极低的介子?”

公子遂一怔,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介国是鲁国的附庸国,也是一个被视为东夷的小国,此时的国君名葛卢,中原诸侯称东夷之国国君,都贬之以子。

介葛卢曾经有一次朝见鲁僖公,正巧当时有一个白狄部落的首领也来鲁国朝见鲁僖公,而且两支朝见队伍在曲阜的集市路中不期而遇。

白狄首领是来自北边的,介葛卢是来自东南的,两地的风俗习惯不同,当时介葛卢头顶上留着发髻,白狄部落首领的头上梳着辫子,两人在街上相遇,本来是争个道的事,但争了一会,突然发现对方的发型太另类了,实在是太好笑了,于是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要知道,虽然一个是部落首领,一个是小国君主,但不管如何,两个国君居然没有国君应有的样子,在鲁国都城曲阜的大街上众目睽睽之下哈哈大笑,对最讲文明礼仪的鲁国人而言,实在是非礼至极,好笑至极。

这还没完,白狄首领和介葛卢甚至搞了个不打不相识的节奏,两人也不争道了,反而是手拉着手进入驿馆后,然后是勾肩搭背大声说着笑着,十足的就是一个他乡遇故知的模样。

他俩的随从们更是无所拘束,你搂我抱,吃饭时也是觥杯交错,猜拳行令,热情无比。

鲁国人看得是目瞪口呆,觉得这些人是神经病一样的。有一个叫张三的好事者就认为这种北狄、东夷人都是脑子有病的,至少智商是极低的。

有一个叫李四的更好事者就觉得应该测测他们的智商,并羞辱羞辱这种实在没有素质的人。于是,就差人捉来蜉蝣和屎壳郎这两种虫子,给两伙人看:“你们只要认出这是什么虫子,今天的饭钱就免单了。”

结果,两伙人看了半天,还真没有人能叫出这两种虫子的名字。白狄首领指着蜉蝣,看看介葛卢。介葛卢指着屎壳郎,看看白狄首领。两人一头雾水,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但一直在苦苦思索。

驿馆总算安静了,好事者张三抿着嘴,冲着李四坏笑着。李四凑过去,对张三耳语道:“兄台你看,那两人,一个不就是蜉蝣,另一个不就是屎壳郎么?”

张三捂着嘴,努力不让自己大笑起来。

后来,这则故事就在鲁国曲阜的大街小巷()

里流传开了,连鲁僖公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看来,介国人和白狄人都是一群没文化、见识短的家伙。

这样的国家,迟早是要被灭的。鲁僖公就一直这样想的。

现在,介国国君介葛卢再次朝见鲁僖公,希望鲁僖公同意介国讨伐萧国。怎么又出来了一个萧国,介国为何要讨伐萧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萧国是一个古老的夏王朝时代所建的国家,最早是赢姓诸侯,可以追溯至五帝时代的人文始祖少昊,少昊是东夷部落首领,属于金天氏,以凤凰为图腾,所以金天氏善于驯养鸟兽。

金天氏有一位著名的后裔叫伯益,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得赐嬴姓。伯益生有二子,长子大廉,次子若木。其中大廉有一个叫孟亏的后代,因擅长先祖的驯养鸟兽技术为夏王桀立了大功,赐封为诸侯,建立萧国。

之所以以萧为名,是因为孟亏的封邑盛产萧茅,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艾草。后来萧国国君孟亏见夏王桀昏庸无道,诸侯反逆,就弃国隐居,将萧国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经营。据说,孟亏离开萧国时,有凤凰率百鸟相随。

商王朝建立后,萧国就成了商王朝的一个诸侯国。接下来,大周王朝建立后,萧国就归顺了大周王朝。但好景不长,萧国后来参与了殷国为首的叛乱,结果被镇压亡国,萧国成了萧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配角听我心声乱杀,三岁奶团吃瓜 王妃太飒刚穿越扒了嗜血战神锦袍 寒门崛起 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七零大杂院,嫁病秧子老公是厂长 第一女婿 浴火大清 三兴大汉:刘禅不思蜀 寡嫂难为,疯批反派他只想当恋爱脑 浴血江山九龙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