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霸业

关灯
护眼
第140章 利诱威逼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这一刻,伯渠等人已经开始后悔。

作为一个三百年的公卿,伯氏等家族享受太多井田制的红利。

也正是因为300年的积蓄,方才有伯氏等公卿坐视召国存亡的底气。

他们家族之中各有奴隶,门客与钱粮,把这些筹集在一起,至少能够筹备三千死士与数十万石粮食。

如果当初他们全力帮助召恒,有这些死士顶在前面,再配合一些普通士卒作为辅助,哪怕秦军悍勇,也不至于一战击破召国。

只要召国不灭,他们依旧还是召国权倾朝野的公卿。

然而他们舍不得自身的财富,不愿意与国家共同承担风险。

而今国破,他们倒向秦国,却并不能够获得他们想要的富贵与权势。甚至,连他们握在手中的一些权力都将被收回。

想要翻脸,结果发现秦人的力量足以碾压他们这些公卿联盟。

在秦国君的强势镇压之下,他们根本无从反抗。

眼见着秦寿的回绝之语,伯渠一下子仿佛苍老了十几岁。

他心有戚戚地向着秦寿一拱手,而后叹气道:“君上既已心意已决,吾等便先告辞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秦寿却是又突然间开口说道:“寡人之国策,乃是为了秦国之安宁。城中国人与诸公,都是主动投向寡人之顺民,寡人也不好太过于苛责。

诸位先生若是愿意献粮,寡人可以根据所献粮食之多寡,分别授予我秦国之爵,诸位先生可以考虑一下。”

他话音落下之后,随即率先起身转入后堂,只留下一众面面相觑的召国公卿。

这已经可以说得上是卖官售爵,如果在大一统的时候使用此策,无异于是饮鸩止渴,可谓是亡国之道。

然而此时秦国初立,缺钱,缺粮甚至还缺人。

这里缺的人是指读过书的士子,缺的是让百姓信服的贤能之士。

受限于时代的不同,百姓自身认知的不同,这个时代治理地方,最有效率的实际上还是当地人。

一来是风俗习惯不同,二来是当地百姓容易抱团,外来者根本扎根不进去,很容易被抱团排挤。

眼前这些召国的公卿,每一个人都代表着召邑的一个大氏族。

他们有粮,有人,只是缺少权力。

秦寿有权,但是缺粮缺人。

双方相互合作,是必然的事情。

然而秦寿了解历史,知道一个国家的毁灭,大多数时候都是从土地兼并开始的。

土地兼并最先苦的是百姓,最后苦的是君王,其他历史演变过程出现的公卿,世家,勋贵,地主等等,都是土地兼并的获利者。

以至于出现没有千年王朝,只有千年世家的言论。

然而最可笑的是,这些明明是土地兼并获利者的势力,最终也因为土地兼并的红利而消亡,最终大多隐没于滚滚历史长河之中。

秦寿为开国之君,订立国策之时,能够想到最佳的方案便是国有私营,既可以保障耕种者的劳动报酬,又可以保障国家的税收收益。

再结合秦国现有的勋爵制度,也可以保证勋爵之家的利益。

如果一开始就是如此,本不至于有这么多矛盾。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冲喜医妃想当寡妇,病娇世子宠红眼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吃大瓜!瘫子读我心声后站起来了 寒门败家子 天唐锦绣 搞化学的不能惹 头上顶弹幕,京城我最富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血之孙吴 被女帝推倒后,我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