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震震说:“来有冯长官、白长官的电报。”
于文志就说:“不用读了。”
“咱们这是打了胜仗,全都来凑热闹,要是打了败仗怕是就无人问津了,也就是张少帅和李长官不错,又是给钱又是给武器。”
于文志心中明白,虽说光复滁州在政治上有很大的意义,但在军事上来说,远没有上一次歼灭鬼子重炮旅团和第五旅团那么大。
虽然政治重要,但自己绝不会因为政治上的影响大而去牺牲战士们的生命。
鬼子也知道失去滁州的政治意义,所以,以自己估算,用不了多久,鬼子就会发()
动对滁州的全面进攻,攻下滁州,以洗涮皖东抗日军带给他们的耻辱。
而且这一次鬼子的进攻规模一定不小。
现在的皖东抗日根据地虽说得到了统一,但是四周毕是鬼子的重兵,蚌埠有鬼子一个师团,合肥有鬼子一个独立旅团,沪城和金陵也有鬼子一个师团,马鞍山有鬼子一个旅团。
可以说,皖东抗日根据地四面皆敌,若是鬼子四面来攻,那形势就会急转直下,很不乐观。
所以,自己必须利用现有条件尽量扩充实力,做好打退鬼子进攻的准备。
于文志下令在滁州组织民兵。
但由于滁州刚刚光复,百姓对皖东抗日军并不了解,所以参军的人数不多。
于文志于是下令组织宣传队,动员百姓光兵,宣扬当兵一家光荣。
这样下来,总算在滁州又动员了几千青壮参加民兵。
大战过后,于文志抓紧一切时间训练士兵,扩充实力。
而由于皖东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皖省乃至各省有志于抗日的青年纷纷来到滁州参军。
这些有志青年大多有文化,有抗日的热情。
于文志发现了自己部队一个问题,那就是有文化的人太少,如果从这些有文化的青年里面选拔一批人加以培养,让他们成为军官,那自己部队的战斗力一定会提升。
有文化的部队与没文化的部队战斗力还是有区别的。
当下,于文志决定建立一个军官训练班。
于文志下令,从参军的有文化的青年中选拔出一百人参加第一期的军官训练班,对这些青年进行为其三个月的强化训练,让他们了解政治,懂得军事,等毕业后,将他们放到各部队做军官,一定可以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随着于文志的下令,各师、团、营全都行动起来,短短的三天时间,就推荐了一百多人。
于文志当即成立军官训练班,由二师师长田南臣做教员,田南臣是黄埔军校毕业,他的军事理论知识很丰富。
同时于文志让青牛做军事训练的教员,让青年按特战队训练的办法训练这些预备军官。
于文志自己则做校长和政治教员。
于文志很明白,蒋委员长之所以成功,获得中国的统治权,他发家的根基就是黄埔军校,以黄埔军校学生为班底组成了一支强大的黄埔学生军。
所以,自己也要像蒋委员长这样,将这些学员笼络到自己身边,成为自己忠实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