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243,束脩与情感
以前院子里最热闹的并不是并不是别人家,而是闫家。
据老许说的刚解放时,闫埠贵搞了个大动作,通过某个学生家长,暗示其他学生带着束脩来拜年。
也幸好闫埠贵没有直接出面,不然也就没有闫老师了。
那次闫家光咸肉就收了一小缸,酒就更不用说了。
只是还没等闫埠贵肉尝到嘴里,就被人捅到学校领导那里的。
也幸亏是刚解放,那时又的确缺老师,加上闫埠贵没直接出面,也没收钱,退东西又及时。再加上一些人情的牵扯,这才把闫埠贵从那个事里摘了出去。
不过听老许说,也就因为那个事,所以闫埠贵从此以后就与升职无缘了。
老许说过,那一次,整个胡同的街坊都被震住。如流水般,几十号家长带着孩子,都是挨个的在闫埠贵家门口磕头拜年。
当时的闫埠贵一身长袍,头上如同有光。
所谓的束脩,也就是拜师费。艺无轻授,当老师的也要吃饭。
所以大部分人拜师时,家长都得给老师准备束脩六礼,对应的大约就是君子六艺。
古代的文人不论品德如何,在师德这个事上还是要点脸的。一般是很少开口要钱的,大多是拉赞助。
像拜师,只需要束脩六礼,肉干、芹菜、桂圆干、莲子、红枣、红豆。这个里面,桂圆干个人觉得存疑。古代的北方,想找这东西也不容易。
其中,只有肉干,也就是咸肉算是主礼,给老师的。总不能真的让老师过“食无肉”的日子。
其他五礼都是对学生的各种寓意,芹菜=勤学,莲子=苦心,红枣=早日高中,红豆大概就是红运高照的意思。
这是拜师礼,收下了便有师徒之谊。但若求学,却还是有别的说法。一般像村里的私塾公学,大多是供饭。也就是有孩子上学的人家,轮到某一天,必须给老师送顿饭去。当然如果村里有大户人家,也会一力承之的,地主家一家养着教书先生。
然后老师要家里有个什么事,学生家长都会早早的准备礼物。老师要是想远行,各家各户也会想法设法的馈赠一些钱粮,这玩意都是有套路的。
再后来,就是按学期收钱了,但拜师束脩还是没丢。或者有大户人家请的私塾先生,按月拿供奉。
也就是早年的老师,并不是靠着教书育人挣钱。而是等学生发达后,或者成才后,才会以赞助的名义,再回馈恩师。
……
等到后世,教育免费了。也就成了各种牛奶费,资料费啥的。
……~
马华愣头愣脑的,但对许大茂是没说的。才进后院大门,看见穿着围兜准备午饭的许大茂。马华也不顾自己身上过年才换的新衣服,。
直接就跪了下来,对着许大茂“bangbangbang”三个头磕了起来。
关键后院不止许大茂一家啊,刘海中也有很多徒弟,以前学徒时还是磕头,可是自从出师后,再加上新时代,现在也就是鞠个躬也就算了。
像磕头这玩意,大家都好多年没玩了。
如今见到马华这样,直接把刘家的几个徒弟给架住了。连忙慌不迭的跪了下来,对着刘海中磕头。
一时之间,后院一片祥和。
等到后院的动静传到了中院前院,两院来拜年的那些徒弟,也是有样学样,你磕我磕大家磕。
倒是把站在院子里闲聊的易中海跟闫埠贵尴尬的不得了。
他们俩,一个是想起往事,一个是有徒弟但没这个来往。
只是尴尬片刻,两人便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了起来,仿佛他们心胸多开阔一样。
人就是如此,当没人解围尴尬的时候,也只有自己假装不尴尬。
按理来说,许大茂今天要招待徒弟。那么就该学刘海中,像个大爷似的,坐在桌边跟徒弟聊天闲聊,娘们娄小娥忙里忙外才好。
原本夫妻俩昨晚也是如此商量的,但这种事计划不如变化快。谁也没想到,昨晚许胜利一场水漫金山,让娄小娥忙碌了半夜,这就搞得不得不白天补补觉了。
本来带娃就不专业,结果又是长时间不带了,忘了孩子睡觉前给孩子把尿,给孩子睡的地方垫尿布了。
昨天熊孩子倒是给面子,白天玩了一天,晚上一沾床就睡了。
可是夜里一番折腾,让许大茂跟娄小娥都没睡好。
本来还有个小厨娘雨水可以抓包过来帮忙的,可是今天雨水跟着傻柱一家直接去王福荣那里了。
如此,也只能许大茂自己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