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湖广山西安徽河南等地,抽调守军,再加上京营的四十万大军,全部给你。”
“凑足七十万,随伱出征,希望爱卿这一次,不要让朕失望。”满朝文武,听到朱允炆居然要调动如此庞大的军队,顿时一片哗然。
要知道现在京营总共也就四十万大军,朱允炆竟然要把京营精锐,全部调给李景隆,这实在是太过武断。
这就好比赌博一般,一下子压上了自己全部身家,将所有希望全部都放在李景隆一人身上。
虽然现在李景隆表现还算可以,但是只要是武将,谁不知道李景隆其实只不过是个架子,打嘴炮可以,真正动起手来,根本
就是软蛋。
如今朱允炆居然要把七十万大军,交给这样一个纨绔子弟,武将们心中全都是幸灾乐祸,没有一个站出来反驳的。
朱允炆与文人亲近,疏远武将,武将之中对朱允炆的意见是很大的。
不过有一个人是例外。
只见徐辉祖赶忙出列阻止道:
“皇上,臣以为此事不妥。”
“七十万大军,虽然军容庞大,但是所需粮草调动,必然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一旦迁延日久,供给就成了大军最大的问题。
“而且,若是四十万京营大军,全部北上,那京城就空虚了下来。“
“一旦有敌人进攻京城,又该如何防备?”
朱允炆没有说话,但是一旁的黄子澄却是冷笑一声,说道:
“四十万京营大军,只不过京中大军的一部分。“
“皇上还有十二卫亲军,即便是有外敌入侵,凭借着十二卫亲军,加上应天城高大的城墙,也能抵御外敌。“
“魏国公属实是有点杞人忧天了。”
“皇上,臣以为,此战要想速战速决,唯有大军压境,将燕逆在北平城下,一举歼灭,如此方能成功。”
黄子澄是支持李景隆挂帅的,因为他曾经听闻黄子澄的兵法韬略,十分厉害。
在京营之中,鲜有人是他的对手,所以当初黄子澄第一个推荐征讨朱棣的主帅,就是李景隆。
只是李景隆当时远在云南,只能让耿炳文这个老将挂帅,结果果然如黄子澄预料的一般,被朱棣打得落流水。
本以为魏国公徐辉祖会偃旗息鼓,但是他却仍旧坚持道:
“皇上,十二卫亲军久居宫中,已经疏于训练,若是要上战场,只怕很是勉强。”
“臣请皇上留下十万京营大军,拱卫京师,以防不测!”
这个时候,朱允炆也不乐意了,当即说道:
“如今长江以南的藩王,已经全部被削平,只剩下长江以北的藩王。”
“魏国公口口声声说有敌来犯,难道这些人能直接从北边,飞到应天吗?”
“只要击败燕王朱棣,剩下的那些藩王,根本不足为虑。”
“魏国公不必多说,朕决心已定,此次必要擒住燕王。”
“剿逆之事,绝对不能迁延日久,要不然大明将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太祖高皇帝一辈子的心血,也要付诸东流了。”
朱允炆说完,再不顾徐辉祖的劝阻,当着众臣的面,开始下旨道:
“封曹国公为讨逆大将军,统帅七十万大军北上,讨伐逆贼朱棣。“
“望爱卿多加努力,不要辜负朕的希望。“
李景隆第一次指挥如此大兵团作战,内心无比激动,他觉得自己的才能这一次终于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想自己兵法韬略无不精通,却只能窝在京城,混吃等死,被众人耻笑。
这一次,李景隆势必要向世人证明,自己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的大明战神。
自己将率领这七十万大军,横扫天下,让世人仰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