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退无可退,那么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闭上眼睛,拼命的往前冲。
但是,就在这时,战场之上,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鞑靼眼见要冲进明军中,但明军的阵势又一次变化。
只见经过火铳齐射的明军,并未待在原地,手忙脚乱的装填火药的情况。
相反,他们收起火铳,开始有条不紊的朝着后方撤退。
明军的阵中,立刻有一大群的骑兵冲了出来,对着鞑靼的骑兵发起了反击。
一路朱能,率领一万朵颜三卫蒙古骑兵。
一路丘福,率领一万明军骑兵。
还有一路,则是朱棣亲自带着一万名朵颜三卫骑兵,冲在最前面,大开杀戒。
三个方向的骑兵,就像是一条游龙,向着鞑靼骑兵冲了过去,一时间,整个战场上都是一片喊杀之声。
明军的四万步兵,也是手持盾牌,提着长枪,缓缓前进,开始缩小鞑靼骑兵的活动范围。
白初、朱权两人被朱棣安排,镇守中军,统帅着一万朵颜铁骑,作为总预备队。
双方大军,在抚顺山脚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明朝的军队虽然个个都是精锐,装备也比那些鞑靼的士兵要好很多,但是在数量上,朱棣却不能在战场之上打开局面。
反倒是七万明军和十几万鞑靼已经彻底的搅成了一锅粥。
不过好在明军的步兵阵型,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形,一点一点地吞食着鞑靼骑兵。
朱棣、朱能、丘福三人,率领的骑兵,更是势如破竹,在鞑靼阵中钻来钻去,打得鞑靼人根本无法集结起足够的力量。
众所周知,在战场上,讲究的是阵形。
没有了阵形的步兵,那就是一群散兵游勇,而散兵游勇在战场之中,只有被屠杀的份。
朱棣很清楚这一点,他每一次看到鞑靼骑兵有集结的迹象,朱棣都会指挥朱能、丘福两人,三路包抄鞑靼骑兵。
而鞑靼铁骑则是从山顶冲下来,本以为会泰山压顶,碾压明军。
哪知朱棣先以神机营扰乱了他们的攻势,打乱其进攻的节奏和阵形,而后亲自率领骑兵冲出本阵,彻底搅乱鞑靼骑兵的冲锋之势。
失去了速度的骑兵,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尽管鞑靼骑兵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明军逐渐蚕食了敌人,积少成多,可以预料,最后的胜利者,将会是明军。
阿鲁台在山顶上焦急的看着这一幕,看着明军将自己的军队团团围住,心中也是焦急万分,望着下方溃败的士兵,阿鲁一咬牙,提议道:
“大汗,现在情势危急,唯有大汗亲临,以大汗之名,定可鼓舞军心,击败明兵,还请大汗,亲自率领大军!”
阿鲁台用希冀的目光看向勒克伯,然而勒克伯却是避开了阿鲁台的眼神,轻咳一声,说到:
“我近来身体欠佳,不能上前线作战。”
“放心吧,我相信,我鞑靼儿郎不会让我失望的。”
阿鲁台心中无比失望。
勒克伯仍然是那个勒克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