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工业园区场地上临时搭建的彩钢房内, 陶心坐在椅子上,抱着暖水袋。
最近连绵的阴雨天太凉,她本来就是寒凉体质, 穿一天高跟鞋肚子就疼好几天。
本来就难受, 再加上周楠在不大的屋内走来走去, 弄得她不禁烦躁起来。
“你能不能坐一会?”
周楠愁眉不展地说:“你还能坐住呢?餐厅里你放那种大话做什么啊?非要逞一时口舌之快, 明天就是酒会了,现在去哪邀请聚心资本总裁?”
陶心“啧”了一声,对不淡定的周楠说:“我这不是想办法呢吗?”
周楠:“你有什么办法?你拖人家陆总打听都没下文呢,就应该知道这尊大佛咱请不动!”
陶心叹了口气:“那你在这晃荡也请不来他啊, 坐会,坐会。”
其实一上午的时间, 她把能联系的关系都联系完了。
但幸好提前来了一趟, 看见门口的形象墙才知道,她一直以为的“聚鑫资本”其实是“聚心资本。”
周楠跟上了她的脚步, 语气里将信将疑:“不提前预约, 你能进得去?”
半个小时后,跟陶心一起等在门外的周楠快要等睡着了,打了个哈欠问道:“你觉得那个人靠谱吗?”
陶心把怀里的暖水袋仍在桌子上说:“走吧,打一百遍电话,不如亲自去一趟。”
陶心没说话,正翻着那位大哥的项目书,待目光落在了主营业务上时,她绝望地捏了捏眉心。
她愿意相信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陶心挑了挑眉,“聚鑫”是有点太过直白。
周楠已经回到了车里,陶心一个人在门外徘徊想办法。
陶心:……
话音刚落,电子门就打开了,那个男人从门内出来,一脸喜色:“我亲眼看着我侄女把你的邀请函和项目书递到她老板的办公室了。”
那位大哥要成立的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替人打包,服务于各种丧葬婚宴酒席上,帮着主人或者客人进行打包,省去了客人社死的尴尬,避免了主人小家子气的形象。
男人摆摆手:“别高兴太早了,他连我的项目书都扔了,我看你也别抱太大希望。”
果然进不去。
跟聚心资本接触过的企业联系人她又认识的本来就不多,但凡能查到的,她都联系了一遍。
陶心对这位聚心总裁的印象又不好了一些。
男人乐观地说:“我侄女老板就是这样,不投的项目直接扔垃圾桶,很无情。”
陶心笑容逐渐尴尬:“垃圾桶?”
可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她引荐一下, 哪怕只是递个投标书或者传个话。
她把能问道查到的电话,挨个打过去, 也全都预料中的遭遇冷漠拒绝。
男人理解地说:“是啊,聚心不愁没项目投,估计最近有点饱和了,不接受电话预约了,得通过熟人介绍才可以,要是没有人愿意引荐你,可能得排队排到明年了。”
男人很高兴,又多嘱咐了两句:“你得有心理准备,我侄女老板性格很古怪,不像个正常人,我也就只能帮你到这了。”
是个年近40左右的中年男人。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不投资就不投资呗,为什么要把人家项目书扔垃圾桶啊?
男人反问道:“你也是来找投资的吗?”
陶心立即走上前拦住了男人,展示了亲善的一面:“您好,请问您是聚心资本的员工吗?”
陶心盯着眼前这个把她拒之门外的人脸识别门,叹了口气。
陶心虽然觉得这事成不了,但还是感激地说:“大哥,太谢谢您了,我请您吃饭吧。”
终于在徘徊了二十分钟后,有人从里面出来了。
不过她每次在心里已经绝望时,并不会表现出来。
她笑意盈盈地附和:“是,大哥您是有实力的。”
男人叹了口气:“别恭喜了,我这投资书是我侄女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
她近乎绝望地说:“可能不太靠谱。”
所以她现在依旧淡定, 即使她已经束手无策了。
真是店大欺客。
她觉得自己草率了,至少应该先问问聚心的总裁叫什么。
陶心眼前一亮:“哦?您侄女是聚心的员工啊,那您一定拿到投资了?先恭喜您哈。”
男人摆摆手:“不是,我侄女是聚心的员工,我是来找投资的。”
她重重地合上项目书,觉得聚心的总裁扔掉这份项目书也情有可原。
而往往在她强装淡定的假象下, 事情都会有转机。
陶心点点头:“可是我连预约都预约不上,项目书更是投不进去。”
陶心也知道这件事不是她起初想得那么简单,觉得明天的酒会上大概率要丢人。
陶心忽地看向他忽地看向他:“您可以帮我介绍吗?”
陶心连声感谢,见他执意不肯去吃饭,便塞给他一沓现金当辛苦费,那大哥也没收。陶心想起什么,追问道:“大哥,聚心的老板叫什么啊?”
大哥驻足回头,思索了片刻说:“我就知道是姓楚。”
姓楚?
陶心心尖一颤,这个姓氏倒是也不偏僻,可也不是很常见,但是她就认识了两个。
这位聚心的总裁是第三个。
“真是个热情的大哥。”
周楠边跟陶心往外走边感慨着。
陶心点头认同,不过对结果也确实不报什么希望了。
毕竟,她跟他既没有交情,企业又没优秀到让人家非投不可的地步,邀请函和投标书大概率也会进垃圾桶吧。
陶心失望地说:“算了,走吧,他们爱嘲笑就嘲笑吧,我尽力了就问心无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