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祥咳嗽了两声:“驸马爷,这活字印刷,老夫也有过了解,用泥字的话,容易损坏,也不容易沾墨。
所以一直都没有被朝廷采用,如今突然索要,短时间内怕是没有人呐。”
方才有官员小声与薛祥说了,他记起来这个活字印刷是什么玩意了。
“为什么不用木头雕刻呢?
我听闻元朝就有人发明出来了木活字啊。”
王布犁的话让薛祥语塞。
他看着大厅内一帮疯狂翻阅花名册的属下,没有一个敢抬头给他解围。
这完全就是他们的知识盲区了。()
大家都是读书人,怎么还被一个没咋读过书的人给教训的无法反驳呢?
木活字。
听都没听过。
光是知道泥活字就已经是工部翘楚了。
没有人敢反驳王布犁,毕竟王布犁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没有详细的证据我能找你?
你最好老实交代,兴许还能有活命的机会,瞧瞧子部的那些同僚,没死的可都在大街上顶着烈日干活呢。
薛祥只能佯装加入寻找工匠的队伍当中,开始拿着册子翻一下,假装在忙。
“简单呐,找木匠来。”李文忠大手一挥:“最好叫识字的木匠来。”
如今皇城还在修缮当中,木匠有的是,但识字的人倒是很少。
雕版印刷工匠不识字也没关系。
但是活字印刷,对于工匠的文化要求就要高了一些。
对。
薛祥一拍手,赶忙安排属下去找人,又按照王布犁的要求现场刻字。
李文忠带着王布犁又去工部“闹事”的事情,也被汇报到了朱元璋那里。
“活字印刷?”朱元璋瞥向一旁的朱标:“咱没听过啊。”
朱标也摇头,他的老师也不教这些个。
“去找人打听打听。”
皇帝的命令得到了极快的贯彻,很快就有人来同朱元璋汇报活字印刷是怎么个回事了。
宋朝毕昇的胶泥活字印刷,这件事是有的。
但是质量粗糙,而且排版需要工匠识字,识字的文人,也没有愿意当工匠。
尤其是士大夫们对于活字印刷的排斥。
雕刻印刷排版精美,而且价格昂贵,无法让知识大规模传播。
但是活字印刷就打破了知识昂贵的特点,更打破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文化垄断。
毕竟东华门唱名方为好男儿,谁不想要自己的门人弟子多出点好男儿?
故而一些当权的,诸如欧阳修、韩琦、文彦博等开明文人,对于胶泥活字印刷也极为排斥。
再加上毕昇被仇家暗杀,他的后代因为参与制造假交子案件,被诛九族。
也就没有人老去推崇这件事了。
泥字印出来的字也特别大,在一张纸上印的字数少,没有多少性价比。
“这么说,活字印刷还不是一门好手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