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转念一下,平尚书事就在眼前,不过是抓几个贪官污吏而已,何进脸上又扬起了笑容。
在刘辩稍稍安抚住何进之后,对御史台的改革正式提上日程。
虽然偶有迂腐之人叫嚣着此举是对朝中贤达的不信任和不敬重,但此不过腐儒之言,掀不起风浪。
稍有能力之人都明白尚书台与三公府在此事上已经达成了一致,改革御史台一事很难阻止。
那既然阻止不了,为什么不想办法加入其中呢!不过是下一个监察从事罢了。
心中有鬼者一方面派人处理首尾,另一方面则寄希望于御史台改革失败。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仍在巡查雒阳内外的关羽短短数日便抓捕了五家权贵的奴仆。
这其中既包含宫中的一个小黄门,也涉及到司徒府的一个曹掾。关羽明确了这些人的罪责后便将人移交给司隶校尉张温,除了其中一家明确是奴仆犯罪,只有连带责任外,另外四个主家都脱不开关系。
张温是老好人,但在这种案件随时能出现在太子或皇帝案头的特殊情况下,他可不敢接受别人的求情网开一面,只能将人定罪后移送廷尉府。
羊续自不会惯着这帮人,皆依法论处。
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贬为奴婢的贬为奴婢,而该抄没的家产自然也不能少。
在此事之后,关羽带着人在雒阳城外半年来的兢兢业业,每日辛苦的巡逻,若非刘辩额外给予他们赏赐,只怕士气早没了,如今这些终于收获了回报。
从处罚大将军府的奴仆开始,到现在的五起案狱,终于起到了徙木立信的效果。
陆续有百姓找到巡逻的车骑将军府部曲诉说冤屈,他们终于等到了一个愿意帮他们伸冤,且能听见他们声音之人。
从地主豪强用高利贷逼人倾家荡产,到权贵子弟肆虐乡里纵马撞死人后只当无事发生……
关羽见到此种情况,干脆在南市的不远处置一凉亭,有欲诉冤者,尽可前来,无一不应。
还加大了部下巡逻的范围,接受百姓的求助。
消息传出去后,甚至还有雒阳周边诸县的百姓避开乡里官吏,偷偷前来。
刘辩也确实没想到,御史台的变革还未开始,关羽这边已经先有所收获了。
只是从收获来看,此间种种,触目惊心。
这些案件,足以证明汉室在乡间治理上的完全失败。
雒阳县治下稍好一些,大概可以理解为骑马撞死人后不会让死者的家人赔马钱。
京都所在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当这些案件被爆出来后,立马在雒阳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