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关宁,已经损失了一万,还要留下一万以备不测。现在出战的,只有三万了。
而袁宗第十多万的流寇,也损失了四万多,现在只剩下七万。
现在是双方决战的时候了。
现在在这片巨大的战场上,双方都在咬牙苦撑。
明军败了,内长城就再也守不住了,袁宗第将兵逼京师。
袁宗第败了,他只能逃回西北,在主力已经跟着李闯南下的情况下,他再也难以立足了。
吴三桂焦急询问:“李岩的援军到了哪里?”
报信的回报:“李大人率领第三军,第五军六万紧急来援。但他们都是步兵,李兵部不敢耽搁,日夜赶路,但现在也只是到了居庸关,最少还要三天时间才能敢到战场。
吴三桂这个后悔啊。
当初老爹和舅舅出关,发动牧奴进行解放战争去了。当时路过这里的时候,老爹和舅舅一再交代,关宁必须尽快对袁宗第发动进攻,为他们保留万一的退路。并且一再嘱咐,赶跑了袁宗第,内外长城的宣大地区,必须要由吴三桂的关宁牢牢掌握。不能让任何人染指。
其实吴三桂不要两个老人嘱咐,他也要这么做。因为,山海关,他是再也回不去了。即便赵幼虎允许自己回去,现在就剩山海关孤城,也没有了任何的发展空间。
现在,只有占据宣大地区,和北上发展的老爹舅舅连成一片,才是自己立足之地。
所以,即便崇祯不下旨督战,吴三桂也必须出战袁宗第。
可惜,袁宗第的确不是好惹的。几番大战各有胜负。尤其是冬天那场百年难遇的大雪,大雪消融,让大小河流泛滥,让土地变得泥泞不堪,严重的限制住了骑兵的行动。反倒让步兵居多的袁宗第小袁营,如鱼得水了。
战斗打的十分辛苦。
最终决战了,为了不让别人插手自己即将的地盘,他没有向朝廷请求援军。即便李岩几次提出给他调兵支援,吴三桂都用各种借口予以拒绝了。
结果双方正式决战,防守习惯了的关宁,没有表现出当初组建这支铁骑的目的,打的是束手束脚。
泥泞的土地,泛滥的河水,更限制了骑兵的战斗力。
而袁宗第打的却是一场决定生死,有进无退的战斗。七万将士死战不退。
而当吴三桂感到事情不妙的时候,紧急向北京求援,似乎已经来不及了。这真是作茧自缚,贪心害人啊。
惨烈的战斗又进行了两天,流寇越战越勇,关宁已经岌岌可危了。
李岩的援军,累成了狗,即便一天后赶到战场,也将精疲力尽,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新的战斗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再次开打。战到中午,关宁军阵已经岌岌可危,崩溃似乎只在转眼之间了。
吴三桂绝望了,他准备收拢残兵,溃退了。
就在这时候,袁宗第的后阵突然大乱,一支强悍的骑兵队伍,如猛虎下山,杀了过来。尤其这支军队,携带的那上万匹战马冲阵万马奔腾的气势,更将流寇大军一举冲溃。
当时已经快要彻底绝望的吴三桂纳闷,是谁,是哪里来的兵解了自己危机?
站在高处仔细看去,他看到了一杆黄色大旗。
揉揉眼睛,他看到了上面的字,然后他不相信的再次揉眼睛,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询问中军:“那旗上写的是什么?”
这个中军已经激动的变了音:“是定王,是定王的大禱。定王没有死,定王回来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