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馨这次来,林原给田馨分了红。
林原这些天一共赚到四十二块三毛,按照之前说好的二八分成,田馨能拿到八块五。
这些钱田馨拿着有愧,林原道:“馨馨,亲兄弟还得明算账,茶水摊这个路子是你趟出来的,营业执照是你办的,没有你,我也干不成,就算你不是我妹,是别人,这钱也是你应得的。”
提起临时执照,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到期了,田馨还得去商管组续期。
临时执照上面需要填写具体经营人,最多可以写三个人,林原来以后,商管组在经营人上添上了林原的名字。
有了执照摆摊,林原就不是违规经营。
临时执照可不好办,普通的小商小贩也想办,好多被商管组给驳回了,田馨是上山下乡的知青,是对祖国建设有帮助的好青年,在大西北,她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
回城后,田馨连工作都没安排上,不能让人家知青寒心,考虑到这一点,鼓励知青就业,商管组才破格给了田馨这张临时营业执照。
林原道:“馨馨,多亏了你这个临时执照,不然大碗茶生意,怕是不能一直摆下去。”
林原心情平和许多,大碗茶生意早出晚归,烧水冲茶确实不轻松,但胜在安稳踏实,一天下来钱不少赚,林原心里有再多的雄心壮志,暂时也只能安于现状,他要担负起男人的责任来,他欠下的那些钱,只能靠自己去还。
林原说:“我先攒钱把欠下的债还完,关于大碗茶生意,我有其他想法。”
田馨好奇:“什么想法?”
林原抬头,认真道:“我想把大碗茶生意做大。”
剩下的话林原没说出口,他想把大碗茶生意,做成省城的一道风景线。
百瓷缸里飘着茉莉花茶叶,林原抿了一口:“馨馨,我们的大碗茶生意,不止现在的规模,以后哥会赚到更多的钱。”
林原说的认真,田馨回的也真诚:“二哥,我信你。”
林原笑了:“我这话如果被咱妈听见,恐怕得拿着笤帚疙瘩追着我打,嫌我整天没正行。”
林原管着茶水摊,还有挺多想法,田馨就更踏实了,这个茶水摊,在二哥手里比她手里赚的还多,看来把二哥从北淀村拉出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李梅花担心,经常让林军写信问林原的情况,也怕这个儿子桀骜,给田馨添麻烦。
等田馨放假有时间,得回一趟北淀村让李梅花安安心。
田馨的蜂蜜卖的顺利,每个周日田馨都去黑市卖上半天,开始观望的人多,渐渐有人凑了上来。
一块五一斤的蜂蜜,价格让人略有些肉疼,但也买得起。
有穿戴好的,一看家里条件也好,一张口就是四斤,四斤蜂蜜就是六块钱,不是一笔小钱了。
田馨的蜂蜜味道好,有人买了一斤觉得冲水好喝,还来黑市专门寻她。
田馨跟顾客搭话,告诉对方喝蜂蜜水的好处,这也不是她自己瞎编的,都是事实。
不到一个月,田馨五十斤的蜂蜜,卖出去了一大半。
田馨手里有蜂蜜,郑小梅知道,晚上郑小梅过来找田馨:“田馨,你蜂蜜卖给我一点呗。”
田馨刚把蜂蜜拿到手时,送给了郑小梅两斤:“咱们关系好,卖什么,你要多少我送你。”
郑小梅摇摇头,小声道:“不是我吃,我帮你拉客户,我认识几个朋友,也想买蜂蜜。”
“人靠谱吗?”
郑小梅:“放心,都是我认识好多年的朋友,不会有问题。”
田馨私下卖蜂蜜,她小心翼翼的,怕被人举报惹麻烦,每次去黑市,田馨都把脸蒙的严严实实的。
既然是郑小梅打包票,那就是信得过的人。
田馨说便宜点,郑小梅道:“别看我面子,正常卖,你给这个便宜点,下一个呢?你价格就乱了。”
田馨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大不了分量上多加点,得了实惠,也不显山不漏水的。
郑小梅的朋友们一共买走了十斤蜂蜜,田馨到手是十五块钱,净赚十块钱!
田馨心里有了谱,蜂蜜在省城的销路很好,省城的人们也认,毕竟不是计划里的供应,平时想买还买不到呢,现在黑市能见到上好的蜂蜜,最多也就是花几个钱。
城里的双职工家庭不少,家里孩子少一些的,日子就过得宽绰,吃穿都是按照供应来,每个月还能攒下一点钱。
一斤一块五的蜂蜜,农村人嫌贵,但端着铁饭碗的城里人也能接受。
李梅花娘家在大丰屯,经济交通上相对落后,出来一趟不容易,农村人自给自足,靠天吃饭,家家户户也不富裕,养的蜂子往副食店送送,勉强赚点钞票,多余的蜂蜜有田馨他们来收,自然乐意。
田馨跟林原又去了一趟大丰屯,这次买了一百斤蜂蜜回来。
这两次就是一百五十斤,可把村里人惊个够呛。
林原没少去姥姥家,有跟他关系亲近的婶子劝他:“林原呐,你们这样出去卖,算投机倒把吧?可别被抓起来。”
计划经济时代,是不允许小本经营的,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深深植入大家的脑中。
田馨和林原卖蜂蜜,是担着一点风险的,不过现在政策宽松,相关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市场一些自由。
林原的性子向来是天不怕地不怕,他都敢去广东倒腾服装,更别提田馨卖个小小的蜂蜜了。
卖蜂蜜这个买卖适合田馨,时间自由,蜂蜜存放时间长,像这种纯蜂蜜,是没有保质期的,长期保存月不会坏,一点压力都没有。
田馨周末出去卖卖,老顾客再介绍顾客,渐渐的,田馨的蜂蜜生意稳定起来。
在卖蜂蜜的同时,田馨也没落下学校里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