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许多原本由宦官干的活,都分解了,比如朝堂上宣旨、唱和,都成了礼部官员的活了。
“陛下,臣有本奏。”户部侍郎之一的郑州路出班奏请道。
杜让能有些不满,朝会虽然没有明言,但也都是内阁首辅现行奏报,然后才是其他阁臣,再次之就是六部堂官,九卿大臣。
这个郑州路竟然越过内阁和六部九卿,率先奏报,这就很不正常。
郑州路也算是朝中老人,懿宗咸通二年入仕,先后历任尚书省主书,河阳县令,刑部核准司主事,杭州别驾,户部员外郎,因为在变法中表现突出,被提拔为户部六个侍郎之一,也算是一个能吏。
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做这样的事,这完全是要给别人打头阵的节奏啊。
“前日得报,淮西今年赋税因战乱无法运抵京师。蜀中赋税也比往年晚了一个月。”郑州路的奏报,开启了龙纪三年朝堂大变动的序幕。
“就这事啊,往常也没多少藩镇纳贡朝廷,咱们不也过来了吗,怎么今年就不行了?”李晔问道。
“陛下,朝廷变法以来,虽说收益倍增,但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现在仅水利一项,就超出过往十年的总和!官员数量也是突增三倍不止,仅俸禄每月就要新币近十万枚。”
“这么多啊!”李晔惊讶地说道,李晔这次到没有假装,他真的被吓到了。
虽说现在物价因为战乱高了许多,但一般的三口之家每年的正常支出,也不过十银币,这还是长安的小康家庭。
变法以来确实增加了不少官员,就拿六部来说,以前不过左右两个侍郎,仅侍郎一职就增加了四人,孔维曾经提出过,官员过多,机构繁臃,可李晔知道,如若按照以往官制,官员数量确实是少了很多,但大量吏员的存在不仅削弱了效率,更容易滋生腐败。
因此当初李晔力排众议,将官制扩大,也是为了以后做打算。
吏员多为本地人士,与本地各方盘根错节,主官能力稍差一点,很容易被吏员架空。
只是当初在蓝田的时候,崔湛从来没拿这些事烦过李晔。这次如果不是郑州路说出来,李晔也不会在意这些。
不过李晔也仅仅是吃惊了一下而已,毕竟这些都是必须支出的。
“要不薪俸减半?”李晔说道。
“陛下,如果减半,难保那些官员不会巧立名目,毕竟长安米贵,大家拖家带口千里为官都不容易。”郑州路赶紧说道,他这次是受到韦昭度的指派,率先发起,目的就是让李晔重视藩镇混战,不是真的要消减俸禄。
如果李晔一激动,削减了俸禄,郑州路也就把所有的官员得罪遍了,他就只能辞官回家一条路了。
“陛下,赋税难收,皆因各地战祸连绵,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与太平军节度使朱瑄、泰宁军节度使朱瑾之间战事不断,阻断了河北、江淮等地税赋入京,现在朝廷用钱之处颇多,各地驻军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朕明白了,就是驻军太费钱,你早说嘛,朕这就传旨让驻军多回来。”李晔恍然大悟道。